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接下来开始颁发各种奖励,前进大队领到了一张奖状、四个搪瓷缸子、四条毛巾、四本笔记本。这些交给张宝生,让他回去安排。

周嘉

妮跟邱则铭单独领了个人奖励,也是一人一个搪瓷缸、一条毛巾、一本本子,周嘉妮还额外有张优秀工作者的奖状。

安永大队因为粮食种的好,也有奖励,再就是西沟大队,种粮第二名,也拿到了一个茶缸子的奖励。

会议结束后,那些大队干部过来给张宝生道喜,把刚才因为嫉妒修路问题的尴尬给遮了过去。翟项强又单独留了前进大队的人说话,定好了去县里做汇报的日期。

回到前进大队,张宝生先去厂里给大家开了个会,着重传达了这次开会的会议精神和修路的事,末了安排队里给的奖励。

村里也会奖励周嘉妮和邱则铭,但张宝生拿回来的这些奖品就不分给他俩了,等杀年猪的时候一人多给二斤肉,再每人奖励一个月的口粮。

眼下这些奖品,张老四、盛满粮他们手艺人里最拔尖的一人一件。他、李敬党、刘通几个干部没有。

毕竟主意是小周同志出的,辛苦是张老四他们受着的,他已经跟着沾了不少光了,再拿别的奖励觉得烫手。

如今能给队里挣回一张奖状,他今年也要偷偷给祖宗烧纸汇报一下的。

其实李敬党也很辛苦,给厂里做了很大的贡献,可东西太少,实在不够分啊,最后张宝生表示,给他补一个月的口粮,等分猪肉的时候多给一斤。

周嘉妮只留了搪瓷缸,毛巾和笔记本分给了其他大队表现优秀的手艺人。

搪瓷缸留着倒不是为了卖钱,因为上头写了她的名字,也写了优秀工作者这几个字,这代表了她辛苦付出的荣誉,这个年代又看中这个,以后甭管在哪儿拿出来,别人都会高看一眼,多敬一分的。

总不能捧着奖状吧?邱则铭跟随对象的步伐,把毛巾和本子让了出去。

白昊阳还没正式上位,如今邱则铭还是生产部门的领导呢,虽然他没怎么管过事,但到这时候,领导就得多付出一些,让大家知道,只要表现好,好好工作,谁就会有拿奖励的机会。

接下来依旧忙忙碌碌,张宝生带着周嘉妮和邱则铭去县里又做了一次报告,因为这个编织厂的事,他们还给公社挣了张奖状,翟项强捧回去贴了起来。

县里的汇报工作做完,村里交了任务猪,开始给大伙儿分肉。

新知青是没有的,他们如今还拿国家的补助,每个月的口粮、肥皂、牙膏

、油以及几块钱的安置费等等,所以今年的热闹与他们无关。

而如果按照原本的轨迹,周嘉妮也拿不到今年这份肉,但她却捧回了二斤肉,于晚霞爽快的掏了肉票和钱补过去,她也要吃的嘛。

孙萍拎了半只鸡过来,跟他们搭伙吃了一顿。

村里分肉的热闹劲还没过去,张宝生在村委接到电话,翟项强告知他,让他通知周嘉妮,准备准备,去市里做个报告。

这回就没有张宝生了,也没有邱则铭,在市里那边,塑料大棚蔬菜的影响不如编织厂大。

张宝生高兴地用大喇叭呼叫周嘉妮,直接在大喇叭里通知:"周嘉妮同志,周嘉妮同志,听到广播后到村委来一趟。公社安排你去市里做汇报演讲,公社安排你去市里做汇报演讲。"

如今没人再为发圈的事来烦她了,周嘉妮偶尔也会躲个懒,今天就正在家里躲懒,没去厂里,结果就被大喇叭吆喝了。

她无奈的放下啃了一半的烧鸡腿,擦干净嘴上的油,给自己围的严严实实的,去村委。

一路上每个见到她的村民都喜笑颜开,道:“嘉妮啊,要去市里做报告啦!”

去县城做报告还好,没这么广而告之,他们是做完报告回来后村里人才知道的,见了她也都笑着问两句,但不如此时震撼。

周嘉妮接受了一路热情的招呼,到了村委,张宝生脸上的笑还没落下来呢,见了她乐呵呵地道:"这回就你自己去,好好准备准备,到时候跟翟主任一起坐车过去。"

周嘉妮详细问了问具体情况和时间,是在一星期之后,她正好能回省城再出个差。

前几日汪前进的姐夫如约送来了冻鱼,她留了十来斤,就埋院子里的雪堆里冻着,计划带回去让她妈处理一下,等过年的时候吃。

回头等市里的报告做完,也到了知青们回乡过年的时候了。

这也是回家过年前最后一次出差,同时,把答应给二纺厂的蔬菜送过去。不过此时心头活动开了。没有张宝生倒是没啥,但是没有她对象.…

周嘉妮就在旁边坐了下来,道:“队长,咱二期蔬菜搞个仪式吧!”

张宝生愣怔:"啥仪式?"

周嘉妮道:"你看,咱那半亩地

采摘的是不是有些草率了?"张宝生想了想,也不算草率,当时县领导不是来参观了么?他觉得还挺长脸的啊。

周嘉妮道:“咱当时只有半亩地,搞仪式都没法跟领导提,但是咱这二期大棚有三亩地,而且非常成功,蔬菜长势特别旺,也不像一期时三两步就能到头,所以咱们在这上头做做文章,把公社、县里、市里的领导请来一起采摘,再安排报社的记者也跟着,过来给领导们拍张照,也给咱们的塑料大棚拍张照,登到报纸上去。"

张宝生一拍大腿,还没等说话,周嘉妮又继续道:“而且咱们旁边新扩建、新种植的,部分种子是不是都出苗了?整体看上去也非常乐观,领导们也能看到收获期和幼苗期两种不同状态却只有一墙之隔。咱们还被邀请去跟着人家专业团队学习,刘岩他们可还没回来呢,到时候也能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报纸上。"

“同时,咱们也可以表明,甭管哪个区县、哪个大队,愿意来学习的咱们统统欢迎,带动整个市一起发展。"

张宝生听的热血沸腾的,但听到最后又试探着问:“那要是全市都弄这个,咱公社还能拔到头筹吗?"

他觉得其他的都行,最后这个得先问问公社领导。

这个周嘉妮当然不会反对,本来也没想瞒着公社那边,有些工作最能直接支持到他们的就是公社那边啊。

不过明年新闻一出来,马上就是全国性的了,但全国性的对他们影响也不大啊,又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