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黯然销魂饭

燕京小厨娘 叶流金 7234 字 8个月前

谢明昌没有注意到谢华香的异样,此刻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谢华香方才说过的话。

不就是个小厨娘嘛,怎么真的跟顾南箫攀扯上了?

谢明昌又是生气又是担心,坐在椅子上眉头紧皱,一时想不出好法子来。

见谢华香低着头沉默不语,谢明昌满腔怒气就不由得撒到了她身上。

“你也是个蠢材!我说了多少次,叫你想想法子,早日把那件事定下,偏偏你是个没用的,拖了这许久,还是没个好消息!早知道还不如从你那些妹妹里头选个机灵的……”

如果他能成为太子侧妃的父亲,这京城里谁还敢招惹他?

就算是那个顾南箫,也要给他几分面子,何至于为了一个小厨娘就要对付他?

谢明昌越想越气,骂出来的话语也越发难听。

谢华香听得脸色发白,咬了咬嘴唇,才开口打断他的话。

“爹,那件事,女儿已经办成了。”

谢明昌正骂得起劲,听到这一句顿时生生止住了后面的话语。

“你说什么?那……那齐公子答应了?”

“是。”谢华香垂着头,低声说道,“他今日亲口应允我了。”

生米都煮成了熟饭,她又是各种央求和撒娇,总算让祁镇松了口。

想来也是,她所求的又不是太子妃之位,区区一个妾室而已,祁镇自己就能做主。

听说她终于让祁镇答应了纳她,谢明昌顿时喜形于色。

“好孩子,爹就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往后你入了宫,可就是贵人了!”谢明昌越想越高兴,满脸都透着喜色,“等他继承大统,你怎么也能被封个妃位……咱们谢家可要发达了!”

谢华香见他得意忘形,只得提醒道:“爹,当心隔墙有耳。”

此刻谢明昌看谢华香越来越顺眼,自然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对对对,是爹太高兴了。那个,那齐公子有没有说过,什么时候接你进……进门?”

“他说还要回去跟……跟家里交待一下,做些安排。”

虽然没有定下日子,但是谢明昌听了越发开心了。

“这么看,他是要好好安顿你了,你耐心等着便是。哈哈哈,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祁镇肯让“家里”安排,那就是要把谢华香当个正经妾室接进去了,这让谢明昌如何不喜。

见谢明昌高兴得满面红光,谢华香只得提醒道:“所以我想着,余下的日子,咱们可千万不能再出什么岔子了……”

谢明昌想起顾南箫和梅娘说的那些话,此刻又是另一番心境。

“那是自然。之前那些都是小事,等你进了……进了齐家,这还算什么?”

如果谢华香成为太子侧妃,那他跟顾南箫都能攀上亲戚了,亲戚之间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再说他不过让几个落魄文人去南华楼找事罢了,又没把梅娘怎么着,顶多让他跟梅娘赔

个礼,就算梅娘真要追究这事儿,就把那几个文人推出去当替罪羊,有祁镇这层关系,难道顾南箫还能认真治他的罪?那不是打祁镇的脸吗?

谢明昌越想越是激动,深深感觉到太子这张大旗真是好用。

谢华香想到顾南箫和梅娘见面的情形,不知为何心里却格外不踏实。

“爹说的有道理,我现在只是担心这几日顾大人就要找咱家的麻烦,所以我想问问爹,能不能有法子拖他们几天,等到齐公子接我过门,一切尘埃落定,那自然就都好说了。”

谢明昌想起自己最近跟肥富频繁见面,若是被顾南箫拿住这个小辫子,可不是小事,顿时心里一咯噔。

“不错不错,以防万一,咱们得想个法子转移他们的视线,免得总盯着咱们……”谢明昌重新入座,朝谢华香挥挥手,“这事好办,你先去歇着吧,这几日不要出门,在家好好待着,顺便收拾收拾东西,出门子的时候一并带过去。”

谢华香不由得脸上一喜,说道:“谢谢爹,那我先回房了。”

以后她就要进宫了,有这层身份在,她尽可以从谢家多带些金银珠宝。

她马上就要成为太子的身边人了,整个谢家还有谁能比她嫁得更好?

那些庶妹就算嫁得门第再高,顶多也就算麻雀飞上枝头,而她这可是要一步登天了!

就算是谢明昌,以后也要求着她呢!

明日就是跟顾南箫约好去琼华岛的日子,这日梅娘去梅源记和百味堂都看了一遍,见一切正常,就回了南华楼。

古代不比现代通讯方便,她这出去一趟,少说也要四五天,如果京城这边出了什么事,都来不及通知她。

好在几处地方都已经步入正轨,平时也不大需要她操心,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

梅娘又把南华楼接下来几日的每日新菜拟定好,让周帽和杜秀她们按照她的安排来做,再交待四九和武鹏等一些话,梅娘才回房去收拾行装,准备明日出门。

想到明天要跟顾南箫一起出游,梅娘难得有几分紧张,又有几分期待,这一夜都没有睡踏实。

次日梅娘起了个大早,查看了一番出门要带的东西,见时辰还早,就想再去南华楼看一眼。

她拉开院门刚要出去,却见几个官差大步走了过来。

梅娘不明所以,只当那几个官差是来这边巡街的,便迈过门槛要走出去。

谁知她的脚还没迈出去一半,就见几人走到她家门口,停下了脚步。

“小丫头,我问你,这里可是武家?”

为首的官差上下打量梅娘一眼,直接挡住了她的去路。

梅娘一怔,答道:“正是,敢问几位差爷,有何贵干?”

官差却不答,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念道:“你家有武孟氏,出嫁女武娟娘,还有武梅娘,武鹏,武兴,武月,一家大小合计六口,可对?”

梅娘心头涌起一阵隐隐的不安,说道:“是。”

官差一挥

手:“有人举报你家冒充民户,逃避税银赋役,你们一家人,全都跟我们去衙门!”

梅娘一惊,忙说道:“官差大哥,这其中怕是有什么误会……”

那官差眼睛一瞪,厉声打断了她的话。

“什么误会不误会的?叫你们去衙门就去衙门,不管有什么事,去衙门再说!”

几个官差在门口这么嚷嚷几句,武家人听见动静,全都出来了。

武鹏衣衫的扣子都没系好,在房里看见几个五大二粗的官差围着梅娘大喊大叫,连忙抓起荷包跑了出去。

“官差大哥,我叫武鹏,是武家的儿子,有什么话咱们慢慢说……”武鹏说着,手忙脚乱地把荷包往官差手里塞。

他在南华楼历练了这半年多,见多了这些迎来送往的场面事,见官差上门,下意识地就想塞银子。

那官差却一把打翻了他手里的荷包,还重重地推了他一把。

“臭小子,小小年纪不学好,还敢贿赂起大爷来了,也不看看大爷是何等人,是你攀得起的吗?!”

武鹏虽然长了不少,到底还是个少年,当然比不过那几个横蛮的大男人身材壮实,又是心慌意乱的,这一下猝不及防,直接被推倒在地。

梅娘见官差一言不合就动手,也气急了,赶紧上前扶住武鹏。

“差爷,我弟弟不过说了几句话,你凭什么动手推他?难不成我们犯了什么王法吗?”

官差哪里会怕梅娘和武鹏这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张口就骂道:“敢贿赂官差,瞎了你们的狗眼!再不跟爷几个走,就把你们都捆起来!”

武大娘等人也吓着了,待回过神来立刻扑上来。

“我们家犯了什么事,一大早上你们就逼上门打人?”

“就是,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武兴心疼哥哥姐姐,也上前扶起武鹏,冲着那几个官差怒目而视,“先生说了,君子动口不动手!”

武鹏怕他年小吃亏,忍着疼拦住他。

“差爷,这其中定有什么误会,我们一家都是妇孺,哪里敢做犯法的事?几位大哥若是不信,可以问问王猛大哥和丁大哥……”武鹏试图拉关系,说出几个官差的名字。

为首那官差一脸不耐烦地说道:“什么王猛丁大的,爷几个不认识!”

梅娘敏锐地抓住他的话头,马上问道:“那你们是哪个衙门的?”

官差冷笑道:“我们是中城兵马司的,你们几个少废话,赶紧起来跟我们去衙门!”

梅娘又是疑惑又是惊讶,说道:“我们是南城的,要管也是归南城兵马司管——”

“再废话,老子抽你!”

那官差见他们一家妇孺没一个怕自己的,连梅娘这十来岁的小姑娘都敢顶嘴,顿时没了耐性。

他拽下腰间的绳子,怒道:“给脸不要脸的东西,你既不走,老子就捆着你们走!”

梅娘没想到他们连道理都不讲,正要开口,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清叱。

“我看谁敢!”

一道银光从眼前闪过,就见一条银亮的长鞭重重甩在地上,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尘灰。

银禾一身短衣,手握银鞭横在梅娘面前。

“好大的胆子,连梅姑娘都敢动!”

银禾跟着梅娘几个月一直白吃白喝,这会儿好不容易有了用武之地,手里的鞭子差点儿没怼到官差脸上。

要不是她偷懒多睡了一会儿,哪能让这几个东西跟梅娘动手?

为首的官差先是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却见眼前又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不由得恼羞成怒。

一个两个的,连十几岁的小丫头都敢指着他的鼻子骂,真是把他这官差的面子当鞋垫子。

“什么东西,竟敢阻挠官差拿人?”

随着一声厉喝,几个官差齐齐抽出了刀。

银禾毫无惧色,大声说道:“我是靖国公府的人,你们是哪个衙门的,奉了谁的命令来,凭什么抓人?”

听银禾这样说,那几个官差先是一怔,随即都一脸不屑。

“好大的口气!靖国公府的人怎么会在这里?撒谎也不动动脑子!”

南城住的人多是普通老百姓,靖国公府的人怎么会出现在南城?

再说武家这黄册上分明记录的是民户,家中除了女子就是孩童,连个能撑门户的成年男子都没有,怎么可能攀上靖国公府?

这几个官差都是办多了差事,一双眼睛毒辣得很,极会识人的,武家这一家人一看就是寻常百姓,这一家人身上连件贵重的首饰都没有,这种人家能跟靖国公府有关系?

眼前这个一身短衣的小丫头虽然手上功夫厉害了些,看打扮顶多算个丫鬟罢了,估计又是扯谎想吓唬他们的。

银禾气得小脸都白了,扬声骂道:“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别说你们几个,就算是你们兵马司指挥使宋大人来了,也得敬着我们主子呢,赶紧把话说清楚,谁叫你们来的!”

官差见她挡着不肯让开,骂道:“哪来的死丫头,也不怕风大闪着舌头!再不让开,我们就要动手了!”

银禾哪里肯让,抬手就要抽人。

梅娘赶紧拉着她,低声说道:“银禾,先别动手。”

眼前的这些人是官差,可不是说打就能打的。

以银禾的暴躁脾气,一出手肯定就把事情闹大了。

梅娘转向官差,说道:“我这妹妹一时情急,口不择言,还请几位差爷见谅。”

银禾把靖国公府的名头都抬出来了,这几个人还是不肯放过他们,眼看着今日之事是不能善了了。

她不愿因为自己让银禾跟官差起冲突,更不愿意把事情闹大。

现在最要紧的是,她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官差会突然上门,而且来的人还是中城兵马司的。

是谁绕过了南城兵马司,说动中城兵马司来抓她的呢?

那几个官差也不愿多事,见梅娘示弱,便见好

请梅姑娘见谅。”

梅娘和武大娘听了这话就放下心来,齐齐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多谢大人关照。”

小吏便拿出几张纸来,开始询问酒楼一些相关的信息。

梅源记和南华楼比武家烧饼店的规模大多了,这一问起来又是一个多时辰。

好在梅娘事事上心,对小吏提出的经营问题对答如流,要是还要回去查账本问掌柜账房什么的,这一来一去又要一天的功夫。

梅娘趁着武大娘带武月出去小解的机会,询问小吏能否把这两个酒楼都登入她名下,只把她一个人登记为铺户。

得到小吏肯定的回答,梅娘就更放心了。

不过是黄册上的给她单独立个户而已,只要不耽误家人就好。

至于民女商女什么的,她并不在乎,如果真的把她登记为铺户,那她以后就不用再受束缚,更加可以在商界大展手脚了。

之所以要背着武大娘,她只是担心武大娘会因为她成为商户女而生气甚至阻拦她。

毕竟武大娘是彻头彻尾的古人,脑袋里那些商户女地位不高之类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她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去说服她。

什么民女商女,有钱才是硬道理!

这么想着,梅娘反而有些期待自己成为商户女的日子了。

此刻梅娘满脑子都是以后如何开店挣钱的事,完全忘了跟顾南箫的约定。

倒是那小吏照顾梅娘,把两个酒楼的情况登记之后,便说不急着给梅娘改户籍,等下次造大册再统一上报。

而且这铺户也不是梅娘申请就能当上的,衙门还得让差役去实地走访,去跟邻里打听实际的经营情形,让地方保甲来说明情况,还要看看账册,符合规定才能变更为铺户。

成了铺户还不算完,还要重新造黄册,登记地址,计算税银如何交纳,如何分派赋役,这一通下来琐碎着呢,没几个月功夫都弄不完。

小吏让梅娘这几个月都不要离开京城,户房这边需要随传随到,还需要她回去准备各种证明,还要去跟保甲打过招呼,就让他们一家人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