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曜微笑道:“大家安心,稍后,便有人宣读诸法,讲解其理。诸位可一边饮汤,一边听。”
诸人还是有些不安,但这时,崔曜已经下去了,再上来的,是一名十分年轻俊美,一身戎装的小将,虽有湛蓝的眼眸,但一口汉话十分清晰,上台后,便令人向他们分发了几l百张油印的纸。
台上,开讲之前,贺欢还低声问崔曜和斛律明月:“你们确定吗?这法条真要让我上前宣读?”
斛律明月冷漠道:“确定,这法典我
看不懂,还要崔曜给我讲解,我上去被问住了,你负责么?”
崔曜微笑道:“这法条上,有些话,我可真不敢读,这种出头鸟,还是贺校尉去吧。”
贺欢无奈一笑:“那我便去了。”
……
翻开手上笔记,他重新走上高台,高声道:“第一条,自今日起,雍州境内,不以九品之制取士,三老中乡中威望者推举,而小吏,则需要以笔试、面试而上,择优取之。”
顿时,下方一阵大哗,乡老们中大部分激动万分,但也有一些人眉头深皱,对视一眼中,皆从彼此眼中看忧虑。
这岂不是将他们这些世家最大的特权剥夺了?
于是立刻有人反对道:“不可,小吏见识短浅,若无经书传家,如何能治政爱民?”
贺欢微微一笑:“这位乡老,你既有心,不如上此台来,将九品之制的好处讲明,让众人心服,可敢?”
“有何不敢?”那一身华服的乡老面容儒雅,轻捊长须,大步上前,提着衣摆走上高台,站在贺欢身边,贺欢礼貌地退开。
于是便听那乡老大声道:“当年,天下纷乱十六国,是太武帝起用清河崔氏,以书礼治国,得国至今,高门大姓,有书礼传家,知仁、知礼、知义、知智、知信。若无经意,只知数术等物,不过一匠人,如何心怀天下,只会鱼肉乡里……”
他话还没说完,下边就有人大呼:“放屁!”
说着,将手中竹杯用力掷出,那台上老者急忙躲避,却还是被洒了一脸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