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宏摸了摸鼻子,不由感慨这孩子真是小心眼,一点都不经逗。
一行人走过长街,元宏目光偶尔瞥向街道中的小巷,见都是一些草木棚房,有些好奇想去寻访一番,不过今天的重点不是这个,于是便耐下性子,沿着下一个半圆形的街道,进入了工坊之中。
在萧君泽的带领下,元宏一眼看到的,便是一座巨大的水轮。
那水轮高有三丈,在这二月初河水初初解冻的时节,在一条新挖的沟渠里缓缓转动。
水轮连接一根转轴,接通了一座高有两丈的大宅,大宅无门无墙,只有一个滚轮,在转轴的推动下缓缓转动,将一个稍微厚一点的长条钢板,压成平整的不规则钢板。
他仰头看着那巨大的水轮,一时间,心神为之所夺,如此庞然大物,驯服天地伟力,为人所有用……
这是何等智慧,何等地体会天心……
旁边的萧君泽一点也不意外,只是静静地等着,等着元宏回过神来,再带他去看后边的车间。
在
北南朝,水利锻打其实并不是什么高科技。
尤其是在淮河以南的地方,水网密布,各门大户都喜欢修堤筑坝,用来做磨坊或者水车。
北朝虽然水网不密,却也一样是在使用的,只是数量少些罢了。
要大规模用铁甲的关键在于,生铁是非常脆的,必须反复锻打去除杂质,加上中原煤矿普遍含有大量的硫,高炉出的铁水质量实在是过不去,这才是铁甲无法大规模装备的原因。
但这种问题,在后世是可以解决的,那就是在炉外修一个热风炉——不让热气直接变成废气逃跑,而是让他回到炉子里,多保存一会,就是将炉温提高个几百度。
而这几百度,就是生铁和熟铁的最大的区别,这才是铁产量的最关键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