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并不是如此。鲜卑的汉化只是顶层的汉化,底层还差的太远。就像鲜卑向汉人渡让顶层权力一样,想要底层的鲜卑汉化,同样需要底层的汉人付出代价。
归根结底还是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自底层的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必然会诞生一场巨大的变革将它掀翻,让历史来重新选择。
而他则想让汉人更进一步,就必须让汉人也掌握有兵权,否则结果就是鲜卑六镇之乱。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汉化的鲜卑人宇文泰,推翻北魏,在北方大地各自展开了一场实验
。
而这场实验里汉人的处境十分悲凉。
萧君泽准备选择的突破口便是二皇子元恪心说你要是真不想当这个太子,
也就不会纠结成这个样子了。
“还请赐教。”元恪倒没有怎么激动,
这些天向他献计献策的人有点多。他也开始有了一些太子的派头。
“昭容娘娘不如先离开皇宫,为陛下祈福,去寺庙礼佛。”萧君泽提议。
“你在胡说什么?”元恪惊讶道,“父王春秋正盛?哪里需要母妃去祈福。再者说若是母妃去了带发修行,皇后位便是定局了。”
先前冯皇后被废后,皇帝已经半年多没有立皇后了,但这种情况不可能长久,必然会有一位新皇后。
“看你这话说的。有你思政表叔在。皇后之位难道还有其他选择吗?”萧君泽微笑道,“与其如此,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也让你父亲知道昭容娘娘是一个识大体、不争不抢的后宫表率。如此,说不定还有其他收获。”
元恪目光一动。
萧君泽这话说的太有道理。这招以退为进,必然能避开巨大风险。皇后之位,本就是众矢之的,那位冯昭仪不一定坐的长久。
再说,只要他将来继位,将母亲从庙里接出来,封为太后,又能是多大点事情?
这些年父皇心思不在后宫,母妃在这宫廷之中,与在寺院之中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还是有一个问题。昭容娘娘前去修行。必然会引来不少非议。”萧君泽继续献计献策,“不如便以修行之名,邀请朝廷女眷,一起做一场法会,弘扬佛法之名,便能堵住悠悠之口。”
元恪觉得非常有道理,但这事情光他自己做主不行,还得问问他母亲的意思。于是在谢过萧君泽之后,他便飞快离开。
看着他着急离去的背影,萧君泽轻轻一叹。
元恪这么轻易采纳他的意见,更多的是在向他示好,这个看起来才14岁的少年已经有了自己的心机和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