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家中往往这是顶梁柱,一垮一家子凄凉,如今壮劳力都不值钱,更何况老弱幼小?多是贫苦困顿,夏无果腹之食,冬无御寒衣炭。
这问题姜萱和符石等人商议过的,有人提议增加抚恤金,但被否了。
不提郡守府财政是否能长久支持,单单论这个增,哪怕翻一倍,也是治标不治本。
姜萱后来琢磨了一下,她有些想法。
“前些时日,郡守府添了许多田庄土地,我昨日大致算了算,有七八百倾之多。”
这些都是之前清洗军政两边得的,丁洪不少心腹都是硕鼠。
“反正耕种田地也要人手,我们不妨将这批地划出来,作为军田。”
“军田?”
“没错。”
姜萱点头,“作为安置阵亡将士遗眷之用。”
“老弱妇孺力有不逮,每逢农忙,可轮流安排军士去帮忙垦收。”
她笑笑:“人也不用多,万数军士忙个十天八日就够了,轮流来,想必他们是很愿意。”
是啊,肯定很愿意,谁敢说自己每次出征都能活着回来?定阳军大多都是有家眷的,这么一来,去了后顾之忧,谁不乐意?
必定感恩戴德,军心大大凝聚。
“好!”
陆延一击案,霍地站起:“此策乃仁政,极好!极好!”
都不是枉顾兵士的将领,他激动,徐笙刘振等将也激动,众人连声叫好。
卫桓已听明白姜萱的意思:“不战屈人之兵?”
他看向姜萱,姜萱微笑:“正是。”
吕逊略略思索,也明白过来了,“确实,二娘好计策,一石二鸟!”
两件事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卫桓此政一出,感激归心的仅他麾下亲信部属吗?
不!
里头还包括许靖麾下的普通兵卒。
普通兵卒并不管上位者的夺权争斗,甚至他们可能还很厌恶,府君让他们后顾无忧,他们就感激府君。
上有卫桓军令,下有底层兵卒归心,只要稍稍注意些,哪怕出征在外,许靖也翻不出浪花来。
这是阳谋。
光明磊落,无懈可击。
姜萱微笑:“有了军田,再加一个育幼堂,此事便周全了。”
收容孩童的善堂也很必须,世风开放,妇人改嫁寻常,阵亡消息一传回,不管主动被动,都会掀起一轮改嫁风潮。差的直接卷了钱财扔下孩子走了,没办法,这年头,带着几张嗷嗷待哺的嘴基本难嫁得好。
好一点的扔给夫家,但这样的,孩子也泰半过得不好的。
徐乾击掌:“好!此策确实好!二娘巾帼不让须眉啊!”
众人大赞一番,卫桓遂定下按此策行事,接着他就安排众人任务去了。
二次大战的抚恤金已发下去,遗孀家人情况还得探访统计,再有就是量度土地以规划安排,事情非常多且繁琐,众人领了任务纷纷告退,议事厅很快就空下来。
就剩卫桓和姜萱两人。
卫桓直接起身,从上首下来坐到姜萱身侧。
“阿寻此策极妙。”
人后,褪去清冷,他说话时目露骄色,一如姜萱先前看他端坐上首气势显露时。
姜萱抿唇一笑,睨了他一眼,笑着说:“如此,咱们的屯田之策也顺利开头了。”
屯田之策,乃她上辈子一个如雷贯耳的人物发扬光大的,曹操。
打仗损耗的国力,这点人所共知,三国也是乱世,可对比起吴蜀,曹操可是越打实力越强。
为什么呢?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屯田令。
曹丞相政务也是一把好手,军屯、民屯、商屯,扩大税基,减低税赋,长久下来百姓归心,军粮不绝,这就是曹魏的底气。
姜萱打算从军屯开始,既不徒耗太平时的军力,还能让军队自给自足。
不过眼下这并不能轻举妄动,因为上郡,表面还是通侯属地,大改革和大肆聚拢民心都不能做。
好在姜萱也没打算一步到位,潜移默化,不知不觉打好底子才是上策。
现在这个军田和育幼堂就很好,两战伤亡大通侯也很清楚,奏报递上去,他也必认为是卫桓新官上任三把火罢了。
“况且我们又多了一个军粮渠道,日后更不需受晋阳钳制。”
意外碰上裴文舒,很是给了二人一种压迫感,他们目前要做的,是尽快悄然无息让上郡具备完全独立的能力。
认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认真工作的女人同样是,姜萱说话是,眉目飞扬,一双清亮明眸熠熠生辉。
卫桓有些移不开眼睛。
“阿寻。”
喃喃唤了一声,不知不觉他倾身过去,一手搭在她坐的圈椅背上,另一手越过公文,握住她的手。
“阿,阿桓。”
姜萱骤一侧头,他近在咫尺,她吓了一跳,反射性往后一退。
却撞在他的手臂上。
卫桓这个姿势,差不多将姜萱半圈在怀里。
不动还好,她一动,他禁不住心中一热。
“阿寻。”
他低低唤了她一声,二人距离太近,他的鼻息喷在她的脸颊上,灼热一片。
姜萱心有些慌,脸颊被他呼吸喷触的位置隐隐烧了起来,她难得结巴了。
“你,你干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桓崽你想干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今天又是肥肥的一章,明天见啦宝宝们!づ
还要感谢下面给文文投雷的宝宝呢,笔芯!
32165797扔了1个地雷
绯雪扔了1个地雷
袖舞扔了1个地雷
袖舞扔了1个地雷
袖舞扔了1个地雷
41013762扔了1个地雷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