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灯会 若溺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沉珠 林格啾 5130 字 8个月前

正月十五,上元灯节。江都城中,街市如鼎沸。

沉沉下午才带着魏弃闹出过那么大一番动静、自觉不宜再张扬,是以进了永安街的第一件事,便是在临近的面具摊挑了一只青面獠牙的修罗面具戴在脸上,又给魏弃精挑细选了一只“半遮面”。

浅金色的花纹流转,绘出活灵活现的长颈神凰。

魏弃微弯下腰来配合,她踮起脚尖,庄而重之地把那面具戴在他脸上。

摆弄调整了好一会儿,末了,方才满意地笑起:“果然,”朝华宫第一狗腿重现往日风采,不遗余力地吹捧道,“阿九的脸,就是要戴最花里花俏的面具才般配。”

只可惜,她是顶着自己脸上两只犄角、白得像鬼、怒目圆瞪的面具说的。

便是再热烈缱绻的话,经由一只“恶鬼”的嘴说出来,也难免显得诡异。

魏弃闻言默然,掀开她脸上那修罗面,露出面具底下、小姑娘俏生生的笑脸。

“你戴我脸上的。”看了半会儿。

这少年终忍不住说了实话,蹙眉道:“青面獠牙,与你不相宜。”

“不不、才不要!”眼见得他要探手来取,沉沉却忙死死护住脸上面具。

三两下间,又把面具牢牢戴在脸上。

小脸尽藏在那彩绘面具底下,她瓮声瓮气道:“鬼面具戴在我脸上,我瞧不见便不害怕,戴在你脸上,阿九,我都不敢和你走在一处啦。”

魏弃:“……”

与谢沉沉一起待久了,他终于时常能体味到,所谓好气又好笑是什么感觉。

......

上元观灯,人山人海。一眼望去,只见家家户户门前皆缀彩灯,样式无不新奇。

仰头望,夜空是孔明灯之海,无数雪白灯盏浮空,载着新年祈愿飘然远去;

四周环顾,人间烟火更彻夜不息,且不提来自五湖四海的商贩叫卖声不绝,更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杂耍艺人各展身手,戏狮走索,耍刀喷火。

沉沉本就正值贪玩年纪,又许久没见过这般热闹场景,当下看得目不暇接。

一时要去瞧人怎么打树花,一时又钻进人群去看大汉顶缸、跟着众人一同拍手叫好。

和这泥鳅似的揪不住的丫头相比,魏弃——却总能在人群中找出最安静的一块地、站在不远处“冷眼旁观”。显然并不打算参与其中。

沉沉看完了热闹,四下一望,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他不在身侧,又立刻反身来找。

“不看了?”他问她。

小姑娘却摇摇头。

揭开面具,绘声绘色地给他把方才所见“奇景”重演一遍,又道:“当然要看!殿下,你方才有没有看到,那个大叔嘴里能喷火!”

魏弃原想说那不过是嘴里事先含了一口酒、用以唬人的把戏,他在书里早都见过。

可一见她那笑意粲然的模样,不知为何,却终究没说出口,只任她紧握着手,把他拖进人群里去。

紧握的手心,不多时便汗意涔涔。

可她似乎压根没想过要松开的事。

只带着他艰难地穿行于人潮之中,每经过一处热闹的,便停下来看看,又同他讲起许多少时的趣事。

说着说着,忽又指指不远处那坐在父亲肩膀上看耍狮的小姑娘,道:“从前,我便是这么看灯会的,”沉沉面带怀念,“我打小便长不过人家,踮起脚、跳起来也瞧不到在表演什么,阿爹怕我哭鼻子,便次次那么扛着我。”

直到后来,谢父年纪大了,她又长得实在白白胖胖。

谢父扛着她没走过半条街便气喘不已、要停下来歇。

谢缨便顺理成章地接过了这“苦力活”。

少年扛着家中小妹,前呼后拥地带着一堆玩伴,每次都挤到人群的最前排去。

可尽管到了最前排,怕旁人挤到她,他还是稳稳把她扛在肩上。

旁人打趣说他溺爱,日后要把家里妹子惯得嫁不出去,没人敢娶。他顿时俊脸一沉,反问说溺爱又如何?

【若是连我也比不过,何来的脸娶我家小妹。】

兄长虽“恶名在外”,从小到大,却从没亏待过她一丝一毫。只是如今……

如今,一切都变了。

沉沉的脸色倏然黯淡下来。

离开定风城已有数月,可她一直不愿去回想关于那红衣人的任何回忆,也未曾向母亲提起过半句、兄长“也许”还活着的事。

或许,只因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英恪、尹轲,又或是谢缨。无论他是谁,无论他身上有着怎样的过去。

不可否认的是……他如今已与她,与所有魏人身处对立的两面。

他们若有下一次再见,又会是怎样的局面?

她不愿想,也不敢想,只能强压下心头的不安,又提起笑脸来,向魏弃伸手示意长街正中央、最是热闹的金枝酒楼。

听名字也知道,那酒楼是金家人名下产业。

说起来,这金家也的确“业若其名”,凡他们所营,无论酒楼银庄,抑或赌场布坊,概都以金为名,或装潢中“处处见金”,唯恐旁人不知他们家财万贯似的。

此刻,酒楼内外更已被围得人山人海。

“每年上元节,金枝酒楼外头都会垂挂十处灯谜,”沉沉指着那从二楼窗外直坠而下的红色长幅,“若有人能猜对所有灯谜,尤其是最后一道、由金家家主所出的对联,便能得黄金十两,同城中工匠花费数月制成的‘灯王’一盏。”

只不过,在她记忆里,似乎从没有人拿到这十两就是了。

就连小时候、在她心里文采最佳的陈夫子——也就是陈缙的老爹陈秀才,也败在了第七道上。

所以,那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也好,那盏巧夺天工、年年花样不同的“灯王”也罢,诚然也不过是金家人用以炫耀家底的一种手段罢了。

只是赏金丰厚,加上节日气氛使然,年年仍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沉沉也不例外。

虽觉灯谜八成猜不中,却还是忍不住拉上魏弃凑上前去,仰头望向金枝酒楼前那一盏高悬门前的走马灯,问一旁专责招呼往来客的小二道:“今年的走马灯,里头图案绘得什么?”

寻常的走马灯,样子颇似圆柱宫灯,内里多附一层剪纸,待灯中燃烛,热气上浮,图案便随着纸轮辐转而动,灯屏上物换景移。那模样是否活灵活现,是否毫无滞停,皆颇考验匠人功底。

而眼前这盏灯,更是丝毫不吝点缀,金座托底明珠垂,也不知使了什么技法,每转过一轮,图案竟都不相同,犹如看皮影戏一般,层层叠叠,人物翩然纸上,精巧灵动。

“这画得什么,你们姑娘家家的便不知道了吧?”

小二闻言,一脸骄傲:“这也是我们当家的消息灵通,方才第一时间能知晓,如今我们大魏,可出了位‘神人’了!”

“神、神人?”

沉沉仰头盯着那灯盏上战场厮杀、你追我赶的画面。看得脖子都酸了,也没想明白个中关窍。

反而是身后默不作声的魏弃,倏然抬眼看了那灯。

面上神色,立刻便微妙起来。

“正是!”小二道,“想当初,我们吃了燕人多少苦头,二十余年,几番交战,从未在北燕马蹄下讨得丁点好——唯有这位九皇子殿下!”

说着,他伸手指向灯上绘着那猿臂蜂腰、手持两把双剑,小山般壮实的汉子。

“不仅大败北燕,为我们大魏一雪前耻,更毫不贪功,视钱权为无物,一心只为护天下太平……这世上,哪里还能找出第二位这般人物?您瞧瞧,这灯里头画的,可不就是九殿下驱马杀入燕贼营中,大败燕军,后又千里驰援,守下定风城的英勇功绩么?”

沉沉却听得傻眼。

这、这,你们确定这是“九皇子殿下”?

她回头看了眼仙子似的本人,又看了眼灯上膨胀了足有两圈的“画中人”。

心说你们是不是对“英雄”形象有什么误解?

小二见她面露诧异,不时回头,眼神遂也落在她紧牵着的俊美少年身上。

表情明显地愣了一瞬。

回过神来,又忙低声轻咳掩饰,随即冲谢沉沉义正言辞道:“都说这样貌不过身外之物,我看也是。姑娘家家的,看人更需得多瞧瞧这人呐,有没有志气、骨气。若是单靠着一身好皮囊……”

话音未落。

沉沉听出他的弦外之音,脸色顿时一冷,道:“我家郎君至少还有一身好皮囊。不像有些人,单看皮囊就够腻味了。”

萧家老太太有眼无珠也就罢了,怎么人人都这般“有眼不识泰山”?

她可以看在母亲的面子上“尊老”,却绝容不得连萍水相逢的陌路人、都当着她的面要踩上魏弃一脚。

语毕,连灯也不看了,拉着魏弃便要走。

“什么‘灯王’,”沉沉小声咕哝道,“人都没画明白呢,阿九,我们走。”

可两人还没从人潮中挤过身,忽又听侧前方有人喊:“阿姐!阿姐!”

是萧殷的声音。

沉沉循声看去,只见萧殷、黄家小五娘、还有金家的三公子,几个孩子围着一长须老人,正在酒楼外头人挤人、提交灯谜答案的书桌旁叽叽喳喳议论着什么。萧殷艰难地挤到她身边来,看她一眼,又红着脸、怯生生地看向她旁边的魏弃。

“这、这就是大……”大美人?

萧殷结结巴巴,脸上是沉沉从没见过的羞赧和乖巧神色。

她却来不及想太多。

眼见得他险些把自己在背后给魏弃取的“诨名”给说出口,吓得忙一把捂住他嘴,又连连比着“嘘”的手势,“对,这就是大……恩人,大恩人,你叫他阿九哥哥便是了。”

说完,又忙转移话题,连珠炮似的问:“你怎么在这?你同五娘他们在猜灯谜?猜着了没?”

她甚至没反应过来,这还是萧殷第一次乖乖叫她“阿姐”。

萧殷点了点头,脑袋往下埋着,好一会儿,又悄摸偷看了一眼魏弃。

沉沉问他:“可猜出来了?”

萧殷这才回神,道:“我们正等着夫子写最后一道对联呢。”

沉沉闻言,往那人堆中一看,方知,原来那白须老人便是学堂的文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