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要赢给他们看!”我们把这作为圆阵的口号。隔壁的口号是什么,我们没有听到,准确地说,我好像完全错过了他们的圆阵。但当时的我也无心去想这些,只想着把我们分析出来的战术应用于实践:
仙台选手的平均年龄比我们高,经验会比我们更加的丰富。他们在小组赛中赢得的三场比赛,也多是预判占优。但同时,思想可能也会相对保守。与之相对应的我们,在体力方面略胜一筹,运用全攻全守的打法,灵活变动场上的分工,或许能够逆风翻盘!
刚开始那果真是得心应手,我们这打法老将们没见过,被一连几个传球打发得晕头转向。顺境齐攻,逆境齐守,对手一时间都找寻不到突破之处。已踏进对方禁区,有冈一脚把球传给离球门最近的我,我竟没有一脚击出,而是下意识地把球传给了我们前场的选手,球再次朝远离球网的方向滚去……是了,我们自己也很少使用这种反套路的打法,对手迷茫,我们也清醒不了多少。适应了平日里担当的职务,要想流畅自如地切换角色,还真不是容易的事。
踢到第三个死球的时候,自以为摸清了门路,又见一球向我逼近,我知道这回不容有失——对手朝后牵引一步,认为他想骗我走近,转而大幅度过人,所以有意保持了距离。分秒之间,尽是在消耗我的耐心,逼至我方球门附近,我终于下定决心进攻,对手竟逆着我的势头反向推进!不愧是老将,把假动作控制得游刃有余。不出意外,甩掉我以后,他就能顺利射门。然而,就在过人动作即将完成的最后一刻,他却堪堪收腿!不受控制的足球就着原来的路径朝我飞来,笔直擦过我僵住的身体,成为了全场第四个死球!
“高木你睡着啦?!”伊野尾慢跑过来拍拍我的肩,嬉笑道,“累了的话,要不换个替补?”
比赛尚未过半,我已连失两球,是该认真反省了。
头顶上空充斥着嘈杂的叫喊,令我感到困惑的事情更加难以理清。对手为什么让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茫然地环顾前方,场面也有几分相似。
“原来如此……”伊野尾的嬉笑变成了嘲笑,“每一次死球,都是我们这边的球门,所以看到的,也是一样的观众。”
“因为,仙台队不敢进球。”
·
我们队里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了异常,每次对手胜利在望,都会阴沟翻船;每次我们走投无路,都会“绝处逢生”。我隐隐明白了那天院长告诉我们的话。在他给予我们加薪鼓励的时候,仙台球队里,正在下达“必须输球”的指令。
·
“仙台队,加油!”“仙台队,加油!”
0:0的僵局持续到了中场哨音。仙台队的表现,令支持他们的球迷和啦啦队非常不甘心,中场休息的时候,助威声都能穿透休息室的围墙。
“为什么?”我们隔着窗户,朝对手打手势。这助威声,听得我们内心发憷,但我知道,比我们更难熬的,是他们自己。他们对得起支持他们的人吗?
对面的人伸出拇指和食指,轻轻摩擦了几下。
是为钱屈服了的?
我们不再给予更多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