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当树叶足够多,树苗才有机会长的更高更大,然后开花结果。
“如此说来,我可以创造一门名为《种道经》的修炼之法?”
不知为何,这一刻金刚想象到了自己一副果农的模样,不禁打了个寒颤。
倒也不是看不起果农,只是把修炼无上大道之法,和果农放在一起比较,怎么都有些别扭。
此前,他也一直在为自己今后开创怎样一种法门,又一何为名字之类的事而烦恼。
毕竟,是参考未来的鸿钧道祖那样,开创类似仙道的体系,还是开创其它修炼体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他有考虑过仙道体系,有鸿钧道祖的路在前可以借鉴,比凭空开创一门新的修炼体系要省事不少,顺便连名字都可以省下来。
不过,再三考虑之后,他觉得自己哪怕比鸿钧做的更好,也只是一个山寨模仿者,而且鸿钧的路明显让洪荒世界走向了死路。
仙道最多可以借鉴,却不可模仿抄袭。
现在,这种道之法,却让他在脑海里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天地之间的万物众生,无一不是诞生于天地,追根究底,则源于道。
修行之道,有为长生不死,有为无敌纵横,最终目的归结起来也脱离不了这二者范畴。
而要做到这两点之一,或者二者皆有,便需要掌握天地之间道的力量,或依托于道之下,或与道平齐,或超脱于道。
所以,不论最终为何,都需要学道,向道,甚至化道。
盘古开天辟地,严格来说也像是一个于荒野之中开辟田地的农夫,天地之间第一批生灵,便相当于他亲手种下的种子,种下这批种子之后,他就不再管了,或者没时间再去管了。
但不管如何,他最初期待着未来有一天,自己种下的这批种子,即便一开始只能在偌大的田地里一角成长,但种子总会发芽生长壮大,然后开花结果,把种子撒向旁边还闲着的田地。
如此反复,总有一天一小把种子,自己开辟的田地,总会长满可以丰收的粮食。
不过,盘古大概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不懂得种田之道。
种田不可能只是开辟一块田地,撒下一些种子便完事,作物生长过程中,还需要精心锄草,施肥,浇水等等,等一批作物可以收获,然后再从其中择优作为新的种子种下。
盘古开天地之后,这一切都没来得及完成,于是鸿钧代替他去做了,只不过鸿钧显然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他知道锄草,浇水,然后等收获的季节收获。
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量劫。
不过他显然没搞明白,田地需要施肥,否则最终会肥力越来越低,直到长不出庄稼。
所以,随着一次次量劫的收割,几次过后,洪荒这一块田也就基本上废了。
本来,这些只是异想天开的瞎想,不过金刚发现自己想的未必不是事实,而且怎么看都是最符合真相的答案。
“所以说,哪怕是种田这种事之中,也隐藏着大道?”
想到这,金刚不由摇头笑了笑,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即便源于道,又何尝不能看到道的存在?
只是这世界上不存在两朵一模一样的花,自然也就不存在一模一样的果实,或者说种子。
也就是说,从开天辟地的第一批直接诞生于三千大道之中的生灵之后开始,生灵之间的差异便已经注定。
虽然一切生灵追根溯源,都源于道,但相比天地间第一批诞生于道的生灵,第二批生灵由第一批生灵之间相互繁衍而生,它们无疑不如第一批更贴近大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