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太子监国,但太子并不甚勤勉,于国事一道上,更是有些惫懒。每次东宫商议事情,大家都习惯了在太子面前走个过场,而是转头询问皇太孙的意见。
这位皇太孙有真才实学,在他们的心里,要比太子更适合做下一任储君。但从大景往前数,历朝历代没有这种先例,直接越过自己儿子,而册封孙子做太子的。
好在太子虽然不勤勉,但没什么坏心眼。他本来就不喜欢处理国事,有儿子在旁边帮忙,他恨不得把手上的事物全都交出去给儿子管。
可如果他这么做了,御史台那些老顽固肯定该上折子说他不合规矩了。他最烦那些人叨叨叨,所以表面上这事务还是要处理的,但他把儿子叫过来一块儿议事,那他就不用怎么管事儿了,肩膀上的担子一下子就轻松了。
不知景帝是不是知道这个儿子的性格,特地让李凌尧协助太子监国。反正太子对于皇上这个安排很高兴,他儿子比他能干多了,他有这个自知之明。
儿子比老子出色,放在帝王家,他这个位置的人容易心生妒忌。但得益于他的性格所使,他与别人的想法并不相同。儿子能干帮他分忧,这是好事啊!
其实他不太喜欢当这个太子,要遵守的规矩也太多了。要是能做一个闲散的王爷,每天想干什么干什么,无拘无束,多自在啊!
可偏偏父皇把他封作太子,无形中给他套上了一层枷锁。好在他有一个出色的儿子,要不然他这个太子做的才没那么轻松呢!
于是东宫议事的日常是,太子那把人都叫过来,简单把事情一说,他就不吭声了。然后静静听着下面那些人跟自家儿子你来我往的商议事情。
日常出现的对话最多的是:
下面的官员:“balabalabala......,太子您觉得如何?”
太子转头问儿子:“尧儿啊,你怎么看?”
这时候大家就会齐刷刷的看着李凌尧,等着听他的意见。
这种情况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反而觉得更好。皇长孙机敏果决,处事不惊,有这样的人当领导,底下的人办起事来心里也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