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厂在短短大半年的时间内发展迅速,收购的番薯也多,做出来的粉条也多。
靠着酸辣粉吸引过来许多外地的客商,吃了粉之后都买了一些回去。
粉条厂第二次招工的时候前来应聘的人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这次负责招工的不是郑昀了,郑昀现在是粉条厂的大管家,要忙的事情很多,招工的事情交给了底下培养的其他人。
现在不论是城里还是周边村里的百姓们,谁家要是有一个在粉条厂当正式工的,往外说起来比谁都骄傲。
这可是稳定的工作啊,因为有这个因素,就连一些到了年纪该成亲的小伙子都好找媳妇儿了。
上次过来问魏五郎的那个阿旺第一时间过来,一大早排队排到了他,他紧张的浑身是汗,老老实实答了几个问题,又到旁边让大夫把了脉,心扑通扑通跳的回去等结果去了。
他本来就身体强壮,平时也是干惯了苦力活的,这次来的又早,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录用通知,高兴的在原地直接蹦了起来。
现在谁家要是有一个在粉条厂工作的,谁不羡慕呢?管吃管住一日三餐都能吃肉,每个月还发差不多一两的工钱,每隔三个月考核的时候,干得最好的还能拿奖钱!
听说每次的奖钱最低都有二两银子,往上还有更高的,里面的人干起活来都跟不要命似的,生怕被别人赶超了,都想着拿奖钱呢。
阿旺得知自己被粉条厂录用了之后,全家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当天晚上还杀了一只鸡庆祝。
粉条厂的效益好,但大部分都是把粉条销往了下面的各个县里,还有本地府城。
宋声看着这大半年来的流水,心里琢磨着怎样把粉条卖到外地去,最好是卖到关外。
不过还没等到他琢磨出好用的法子,就听说有个从外地来的大客商过来了,想要见见粉条厂的掌柜,说是看上了这里的生意,想要寻求合作。
郑昀先把人留住了,这头赶紧来禀报给宋声。
宋声身为一介知府,不好出面跟人谈生意,就让郑昀把陆清请去与人商谈此事。
陆清这些年一直都在经营生意,对于这方面他已经很熟练了。
等到晚上宋声回来的时候,陆清跟他说了跟那个外地客商谈生意的事儿。
“这人不是关外人,不过他经常去关外做生意。他拉的都是一些关外没有的东西过去卖,比如玉德镇的瓷器,还有锦绣坊的缎子,这些到了关外都能卖出高于本钱好几倍的价格。”
“他把东西拿到那里卖完之后,再买一些当地独有的东西拉回来卖,又能赚不少。不过平时他的货物都是经过筛选的,比如瓷器,都是专门生产瓷器的玉德镇买的,还有那些锦缎,也都是有名的锦绣坊出的。”
“估计是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酸辣粉的名声,得知咱们这里有一种别地儿没有的特产,也就是粉条,所以引起了他的兴趣。”
陆清分析完之后,宋声拉着他的手温声问
道:“如此说来,咱们这次说不定要走运了。”
陆清闻言眉眼弯起,捂着嘴轻笑道:“我也这么想的,你知道吗相公,这个客商一下子要了两千斤的粉条,好大一个单子呢。我当时听到的时候心里可震惊了,但又不能让他看出什么,所以尽量保持着淡定,跟他谈完了事情。”
“清清真厉害!谈的如何?”宋声非常捧场的抬起手给他鼓了个掌。
陆清仰起小脸做了个有些小骄傲的表情,“那自然是成了!”
宋声给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如果这批粉条能够成功卖到关外去,就能打开外面的销路。关外有很多牧民,平时吃的牛羊肉比较多。粉条炖肉味道很不错,到了关外不会卖不出去的。
不过他虽然有这个自信,但也要看情况。这次这个客商拉到关外的粉条如果卖的好,那他以后可以考虑组建一个小型商队,专门往外卖他们这里的粉条。
粉条厂的生意越来越好,收益自然是越来越高的。苏昌平当时冒着风险把大半个家底儿都填了进去,现在收到了不少好处,原本被挤兑的差点就要搬走到别的地方发展的他现在躺着都能赚钱,每天笑的嘴巴都快咧倒了牙后根。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当时本来能一块赚这个钱的张员外后悔的肠子都快青了,他当时知道粉条味道不错,是个值得发展的商机,但他没想到这生意竟然发展的如此之快。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经营的如此红火,甚至养活了整个城西的老百姓。
现在就连隔壁州府的人提起他们肃昌来,都会问一句:“听说你们那儿有种吃的叫粉条,是真的吗?”
李员外因为这个事儿跟他也闹了矛盾,现在对他的态度也不如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