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

干这行的牙人都是有眼色的,虽然宋声搬出了翰林院的名头,但在他们这里钱为大。

虽然你是翰林院即将入职的官老爷,但也是分人的。他们虽然不敢有胆子去坑人,但能给你看什么样的院子也是有讲究的。

看宋声的穿着,不像是有钱的世家子弟。现在又出来买院子,总不可能买不起。只是看样子买不起多么好的就是了。

牙人热情的介绍着合适的院子,介绍了三条街,六个巷子里的房子后,他不经意的打听着宋声买房子的预算是多少。

宋声知道对方的顾虑,万一自己掏不起那价钱,对方又介绍了,也是白忙活一场。

所以他干脆的跟牙人稍微说了一下大概的预算,这样牙人心里能有个数,给他推荐比较适合这个价位的房子,也能提高看房的效率。

“大人,这翰林院距离皇宫只有一墙之隔,若是想要离它近一些,太好的房子只怕有钱也买不到。根据您的要求,给您匹配到了三条街上的房子,您可以先看一下。”

景朝虽然建国才几十年,但在官员规制上却有许多讲究。比如几品的官员只能穿什么样颜色什么样花样的官服,住的房子也有规定,不能住越级的,而且这房子的大门还不能朝着街道方向开,除非你是三品以上的官员。

所以这门当户对四个字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能当得起这四个字的,都是家世身份地位相差不多的。

当家大门能够朝着对外开,说明这家宅子的主人有权有势,不是一般人能得罪得起的。

像宋声这种初出茅庐的官员,买院子也只能买那种门朝内的,所开的大门可以对着胡同,也可以开到别的方向,但就不能当街开。

牙人显然是个内行,对于这些规制很是精通。跟宋声仔细说了一番之后,推荐了三处房子。

这第一处,就在北城区一个叫做葫芦巷的地方,这地方距离翰林院不算太远,但如果走路过去,也得个把小时才能到。

第二处,也在北城区,是在一个叫芙蓉巷的地方,距离翰林院也是差不多的路程。

按照牙人的话所说,要是再想跟翰林院靠得近些,那这价格可就是翻倍的增长了。

这第三处,是在西城区,这个巷子有些偏僻,叫做甜井巷,距离翰林院也是个半小时的路程。

这几处的房子各有各的好,已经是牙人所掌握的几处宅院里面比较合适的了。

宋声先让家人带着他去看了第一处的房子,也就是葫芦巷的房子。

他们是坐着牛车过去了,这牛车是牙行的,他们专门租来的牛车来拉着人看房的。

到了葫芦巷,牙人熟门熟路的拿出钥匙开了门,一边请宋声进去看看,一边说道:“这巷子呀听说从前朝开始的时候就有了,后来经过几番修整,才成了现在的样子。别看这巷子很大,但也只住了十户人。大人进去一看便知,这院子大的很,就算养上几个仆人,家里的人都来住,也是能够住得下的。”

宋声进去后看了一下房子的格局,这是一出两进的宅子,不过后头还带了一个小菜地,能够自己种菜吃。地方的确不小,够他们几个人住了。

只是看房子一般都要货比三家,宋声瞧了这一家之后,打算去另外一处看看。

只是两处相隔有些远,这一天下来他也只看了两处的房子而已。

牙人倒是没有觉得不耐烦,他的活计就是多带人去看房子,反正只要最后能定下来一套,他就稳赚。

所以牙人十分殷勤,可不能让这个顾客给跑了。

宋声头一天看完房子回来已经到晚饭的时辰了,一家人在客栈楼下的大堂里吃了点饭,就各自回屋去了。

陆清坐在房间的床上给孩子喂奶,问道:“相公,今天看房子看的怎么样?有没有看到合适的?”

宋声抱着团团上下颠了颠,你觉得这孩子又重了不少。他道:“看了两处,距离翰林院都有些远,不过这已经是比较好的了,再近的房子咱们买不起。明天我再去看看别处的房子,争取把房子先定下来。咱们早日能搬过去,住在客栈也不方便,还是有自己的房子舒服一些。”

陆清点点头道:“那相公明天再去看看,要不明天我也跟你一块儿去吧,孩子就先留给公爹看着。”

毕竟是咱们以后共同住的房子,让陆清帮忙挑一挑也好,以后住的舒心一些。

“可以,那明天你跟我一块过去看房子吧。咱们选一个好一些的,以后住着也方便。”

陆清也是这么想的,如今到京城了,这房子的事可不能马虎。而且他们现在手里也攒了一些钱,肯定能买一个稍微好点的房子住。

然而等到第二天出去看房子的时候,陆清就不这么想了。

京城里的房子实在是贵的离谱,比宛平府城的房子要贵上两三倍了。

就牙人刚刚带他们看的那处房子,一看就是荒废许久了,院子里都长满了杂草,门板稍不留神感觉就要掉下来。就这样的宅子,竟然还要五百两银子。

两个人上午看了一下房子,下午又去看了一处,巧的是下午看房的时候,竟然遇见了楚越。

楚越自然不是来看房的,他家里头虽然条件不错,也是世家子弟出身。但毕竟只是在宛平府城里而论,如今到了京城,也是什么都需要安置的。

他被分到了工部做官,虽然不是在翰林院,但坐班的地方距离翰林院也很近。家里人已经给他安置好了房子,他如今过来可以直接住,不像宋声这种凡事都得自己操心,大老远赶来京城,还要自己来一处一处的看房买房。

“宋兄,你这是来看房子的吗?”

宋声没想到在这里会遇见他,说道:“是啊楚兄,我这初来乍到的,得先找个落脚之处。”

楚越在书院里的时候就不爱说话,性子沉闷的紧,虽然也跟宋声他们经常一块儿吃饭读书,但与宋声的交流并不多。

但毕竟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也算是老乡。在京城这种地

方,又是同朝为官,自然觉得亲切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