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只是他罚的板子没有那么多,毕竟故事中的韩三娘要比这郑氏还要恶劣。所以干脆罚了四十大板,减了差不多一半。

但这个和离还是很必要的,为了孩子以后的安全着想,以郑氏目前这般疯癫的模样,很难保证以后她不会朝着孩子报复回去。

所以和离是最好的办法。

公堂之上宋声几乎一直在给他递台阶,没成想两个人配台不错,今天这个案子判的倒还顺利。

门外围观的乡亲们听到这个结果,纷纷觉得大快人心,大家都高声喊着青天大老爷威武!

谁不喜欢听百姓们发自内心的爱戴之声?胡大人也是一样,办完这个案子,心情舒爽,不仅没有办砸,在百姓们之中的反响也出乎意料的好。

昨天晚上因为没睡好的阴霾也一扫而空了,此时笑眯眯的退堂,准备回去好好给知府大人汇报一下这件事,

郑老大也因为挨了二十大板,走路一瘤一拐的回去。

走在路上没有一个人同情他的,都在他跟前的纷纷说着闲话,说他是个后爹,有了媳妇儿就不要儿子了,还说他是偏心鬼。

郑老大听到心里不是滋味,内心一阵酸楚,他想不明白,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宋声从衙门里出来后,快步往前走去,等走到郑老大身边,说道:“我听我夫郎说你们家大郎从前是会说话的,只是被郑氏的虐待的现在说不了话了。不过医馆的刘大夫说有法子治,所以郑伯,不论花多少钱

,您都是愿意给大郎诊治的吧?"

郑老大一听就知道这钱得不少花,想想就肉疼,他平日里起早贪黑做酱油卖酱油,赚的都是辛苦钱。想让一个哑巴恢复说话,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可事到如今他如果不答应,以后更没法在乔家巷做人了。

这乔家巷就是他的根,想到以后的事儿,张老大咬了咬牙,苦着一张脸道:“那是自然。从前是我疏忽了,以后我肯定会仔细照顾大郎的!"

这会儿这位还有不少刚散了的父老乡亲们听着,他只能大方的应下来。

宋声是故意在街上问他的,这样以后他就没法抵赖。该给少年看病养身体花的钱,那可是一分都不能少的。

从今往后郑老大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只要他们家大郎受一点点委屈,一顿吃不饱饭,大家就会不由自主的往他对孩子不好,是不是虐待孩子这方面想,所以以后郑老大的这个爹并不好当。

宋声从公堂里出来时还被胡大人叫住夸赞了两句,说他有正义感云云。

宋声礼貌地道了谢,出来跟郑老大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回去了。

本来他一开始打算等到月底休假的时候,回县里一趟呢。现在耽搁了大半天,再出发就晚了,干脆先不回去了。

今天开堂审理这个案子,有不少人都来围观了。陆清和南哥儿也来了,同行的还有盛博文。

只不过他们来的时候门口已经围了好多人,挤不到最里面,只能听着前排的人层层往外传消息。

当他们得知官府让人打了郑氏一顿板子之后强制她与郑老大和离,大家就觉得大快人心。甚至有人还觉得这惩罚太轻了,只是挨一顿板子受个皮肉之苦,回了娘家以后还能嫁人呀!

不过也有人说,能嫁人也得有人敢娶啊!就这等名声,谁娶回家不害怕她虐待自家孩子呀。

陆清也听了几句,他知道对于少年来说,这已经是个很好的结果了。

虽然一直受了这么多年的苦,对方只是被打了一顿板子。但料想以后她的日子也不会好过,这虐待孩子的名声估计得传遍了整个府城了。

以后她再出门,还会有人朝她扔烂菜叶子都不一定呢。

宋声知道,在景朝,官府能判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这跟他前世生活的时

代相差甚远,要是放在前世,这种都能去送她坐牢。

陆清在外面等了一会儿,看人都散的差不多了,他看到相公出来,刚想凑上去夸夸他呢,就看到相公走到郑老大旁边说话去了。

等他们说完,陆清这才走了过去。

“相公,太好了!以后大郎就不用受那个女人的虐待了!而且医馆的刘大夫已经在给他治哺巴里的伤了,说还好伤的不太严重,只要好好吃药调养,就能再次开口说话。就是这医药钱下来可不便宜呢。"

宋声拍了拍陆清挽着他的胳膊的手,道:“放心吧,这个钱,郑老大一定会出的。他现在可巴不得这个儿子赶紧好呢,不然以后他这名声在外面也不好做人。"

盛博文跟南哥儿也走了过来,两个人脸上都很高兴。

“宋兄,还得是你有办法!而且这个法子好,郑氏和离后肯定会被官差强制送回娘家,没有后娘的名义,以后她但凡再动手一次,就能把她告到官府去让她蹲大牢!"

宋声笑了笑,道:“不是我的主意,是之前在书上看到的一个故事跟现在的情况有些类似,刚好能用上。

“说起来,这在我朝律例当中压根就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么判,不怕别人诟病吗?”

宋声道:“孰是孰非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如若是判的不公平,百姓们定然会群起攻之。看你看今天他们的样子,像是不高兴吗?"

“那倒也是。做事的确不能拘泥于书中的知识,这样容易被条条框框束缚住,不利于处事。”“今天事情解决了,咱们回去?”

陆清道:“要不先去医馆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郑家大郎,也好让他高兴高兴,有利于他养伤。'

这个提议大家都没意见,不过去医馆看望人可不能空手去。路上陆清和南哥儿买了一些小孩爱吃的零哺儿一并掌了过去。

等他们到了医馆,少年正半靠在床上出神。

宋声觉得这孩子十分聪惹,他当时只跟他说了那么几句,他却一点就通。甚至还能狠得下心,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一下子就把周围乡亲们的心都拉到了他这边。就连平时跟郑氏走得近的人家都对郑氏多有不满,对他这个孩子心生同情。

/>

宋声在心里打算着等这孩子伤好的差不多了,就问问他愿不愿意跟着他读书。也许是可怜他的遭遇,也许是欣常他的聪慧,宋声想培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