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海洋实在是太大了,大的超乎想象。
国内一切按部就班发展就好,此时唯一让朱弘昭上心的事情就是太平洋海底线缆铺设工作。这件事情落实后,就能时刻掌控南北东洲,极大的增强统治力。
什么时候这件事情落实,什么时候才能给东洲解捆。
现在各处新疆域都有政策铁锁,禁止修建冶炼粗钢这一级别的设备,更不准机床、技师外流。
英国是本土太小,外部的原料运来多少再加工后,再运出去销售,利润远远比不上本土加工,所以加工行业会外流,本土成为一个经融中心。这是利润所推动的,还有两个不小的原因,第一是英王室远远没有大明皇室的掌控力,第二是其本土太小,也无法支撑原料进口产品外销的体系。
大明完全可以,内陆市场才是此时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完全可以走原料运抵,再加工内部消化的路子。
就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外流,还有本土不够给力被
法国放血,历史上英国才失去了对北东洲的钳制,放出了美国这么个大怪兽。
等新疆域彻底奠定统治基础后,才会允许新疆域生产精细材料。至于加工行业必须保证本土的超然地位,这意味着统治力基础。只有远超新疆域的生产力、生产技术,才能保证本土在整个版图内的核心位置。
这个位置不容挑衅,在已规划的版图内,唯一能挑战内陆地位的只有北东洲。北东洲庞大的地域、资源,技术人口再追上来,就有资格挑战核心位置。
核心只能有一个,必须预防这种局面出现。
至于西洲那边,海上锁链已经布局完成。等瘟疫消散,西夷各国联盟与蒙古帝国完成胜负决战后,就是大明摘果子的时候。
就是不去摘,被锁死家门的西夷各国,没有外部资源注入,没有原始资本累积,即使完成工业革命,也不需要担心他们影响帝国。
谁让西夷各国内部太乱了,只能怪罗马帝国倒下后没有一个一统西洲的大帝国出现。
向外走不出去,小小的地盘里又格外的纷乱。完成工业革命后,在西洲不多的资源供养下,根本不可能挑战拥有余下地球资源的大明帝国。
估计到那时,井底观天,西夷各国内部在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冲击下,内部先打出狗脑浆的概率才是最大的。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中外通吃。
就让他们打,不打也要督促他们打。作为世界和平的守卫者,大明时不时调解一下纷争,充当搅屎棍,就能让西夷各国一代代打下去。狗脑浆打完,还有脊髓可以打,等血彻底流干了,大明所需的技术也就完成了初步的积累。
技术发展离不开战争刺激和应证,让西夷人发动战争,大明的技术在战争中发展,就是朱弘昭的规划。
核技术,航天技术两样完成后,也就不需要西夷人什么事了。
那时候大明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人口问题,这个问题与朱弘昭太远了,他能布局的只能这么远。
闭着眼睛,朱弘昭仿佛看到了殖民开发火星的那一日。
真能走到那一步,他也就心安了,完成了心中最大的包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