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五帝五君

双衍纪 黑无常白无常 3044 字 8个月前

廖齐峰满意地拍了拍萧天河的肩膀:“你初来乍到禹馀界,许多事情还不知道,要了解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总之你就先听我们的建议,我们肯定不会坑你的。”

“多谢了。”

几人聊着,没多久就回到了新望营。由于路小岩长年居于新望坡度海楼之中,故而营中的帐篷除了廖齐峰、孙海良各住一顶之外,其余大部分都空着。萧天河不解,除了几顶帐篷以供存放杂物之用,其它的为何不拆了?对此,廖齐峰解释说,帐篷多一点,看上去就不是那么“凄凉”。

廖齐峰让萧天河随意选了一顶帐篷作为自己的暂居之所,不一会儿,路小岩又抱来了一大堆物件家什,帮着萧天河一起打扫布置。短暂地劳碌之后,帐篷中终于变得像模像样了。路小岩离开之前,萧天河拉住他一起喝了壶茶。

借着交谈,萧天河又得知了一些禹馀界的情形。

仙、魔两族的格局大体仍呈势均力敌的态势,其族内也并非高度的统一。常言道:“魔有五帝,仙有五君。连横合纵,统领万民。”

这种格局有些类似青龙大陆的七郡王统治,但又有所不同。每一帝、每一君都有自己的统治疆域,也有各自的“军队”,只不过此“军队”并非是像青龙大陆的彼“军队”,其涵盖的范围更广。往大里说,拥护帝君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算是“军队”的一员;往小里说,所谓的“军队”,也不过只是帝君统领拥护者们的一种高效的方式而已。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十位帝君都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由拥护者们推举出来的,实质身份其实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的领袖,这一点又和青龙大陆原先的七大宗派颇为相像。在青龙大陆的七郡之中,黎民百姓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生于何处,就属于何处的子民,而对修真者来说,选择拥护哪一位郡王则不用考虑出身位置与家业的牵绊。但相比青龙七大宗派择优而录,那是因为修仙资源有限,宗派人数不宜过多。在禹馀界则全然没有这个问题,帝君的义务只是为其拥护者们提供基础的安定而已,其他有关修炼的一切,基本都要靠自己。

总而言之,禹馀界仙、魔两族的格局是介于帝王统治与宗派引领之间的一种独特模式。

当然,十位帝君的领域并非是禹馀界的全部。听路小岩的意思,除了妖族占据的区域之外,也有一些不属于任何势力管辖的中立区域,还有一些自管的独立区域。看来,在禹馀界,“自由”才是主题。

在中立区域中,最著名的就是现存的三大飞升区。由于仙、魔双方都有飞升者,所以交与任何一方统治都不妥当,在很早以前,仙、魔两族就达成了共识,缔结束约,将飞升区划为中立地域。可多年来一直没有魔族的飞升者,导致了如今仙族势力逐渐吞并飞升区的态势。

仙族一方兴资在飞云区建起飞云城,在落霞区、摘星区也建了落霞城、摘星城。城主自然都是仙族之人。说到这时,路小岩庆幸地感慨了一番,如若再没有魔族的飞升者出现,恐怕三大飞升区迟早要纳入仙族的地盘。

关于魔族五帝,路小岩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下其名讳,分别是:灵威大帝、赤熛大帝、含枢大帝、耀瑰大帝、隐侯大帝。至于仙族五君,路小岩没有提及,萧天河也没有问。

一壶茶尽,看看外头时辰也不早了,萧天河将路小岩送出了新望营。在下级修真者评定大赛来临前的这三个月,萧天河已经做好了打算。第一步先要熟悉禹馀界的天地之气——蒙气,增强对体内蒙力的控制能力与应用能力;第二步则要练一练《煜天刀典》的第二篇——《禹馀集》了。三个月不过九十天,算不得充裕。

正当萧天河闭目冥思,感悟黑刀祖师传下的刀典时,路小岩急急忙忙地去而复返。

“抱歉啊,萧兄弟,打扰你冥想了。你看我这记性,忘记了件大事!”路小岩解下背上的刀套,从里面抖落出一柄魔刀来,“喏,这是给你的武器。你从下界带上来的刀恐怕已经不能用了吧?唉,可惜度海楼也没有什么佳品存货,只能先拿这柄将就了。希望上头把名牌送来时,也能配一柄好刀给你。”

萧天河撇了一眼桌上那柄绿色光芒的魔刀,正是在度海楼初见路小岩时,他从楼上带下来的那一柄。“有总比没有强,多谢了。”若非路小岩提醒,萧天河倒是忘记了,天仇刀在三重屋中已经损毁,虽然有裂空刀,但也仅能作为修炼之用,评定赛时当着大庭广众,他可不想拿出来。

路小岩离开帐篷之前,又回首叮嘱了一句:“哦,对了,对于无主的刀,只要滴一滴血在其上,就能认主了,

认主之后就不必背在背上,平时可以收于体内,你试试看就知道了。”

经过仔细的观察,萧天河感觉这柄刀的威力似乎并不差,若放在大赤界,至少也是极品的水平。“或许在禹馀界,这就是最差的武器了吧?”他自言自语,“暂时先用着,待日后再换把好一点的。”萧天河匆匆滴血认主,将刀收好,“那个冒失的路小岩,也不记得告诉我刀名叫什么。罢了,看你绿得雅致,就叫‘碧风’吧。

夜色愈加深沉,萧天河也开始了到禹馀界后真正的修炼。

与《大赤集》不同,《禹馀集》的开篇多了一段对蒙气的概述,内容如下:“蒙气者,与元气共为禹馀界之本源,即自然之气。人有三宝,曰精、气、神。此三宝,不可见,然人可现之。精充则气足,气足则神旺,三宝人人俱全,皆应乎蒙气而生。气虚则疲,精脱则病,神失则死。我修魔大道,呼吸吐纳来补气、静坐冥想而回精、舞刀修炼以还神。当以躯干肢体为本,以天地之气为介,以日月精华为引,以灵魂之力为源,以丹田经脉为器,以心性毅力为驱,以绝妙刀法为助,以大魔之道为尊。

泱泱大魔道,

熠熠生光辉。

源源无穷尽,

牢牢不可摧。

凛凛修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