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六太太,平日里无事多跟我们走动走动,国都好玩的多得是,呵呵,别总是在宅子不出门,这人啊,要及时行乐,过了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世事无常嘛。”
“呵呵,姚夫人说的是,只是小门小户,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恐怕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人,还不如在家中无祸事。”
“瞧你说的,哪有那么严重,夫君都是在朝为官的同僚,什么得罪不得罪的,呵呵,我们女人家家的,能说多大的事儿,别怕,别怕,都是一些吃吃喝喝的闲事,建功立业都是男人们的责任,我们这些妇人见识短,吃吃喝喝还行。”
“那就谢过各位夫人的抬爱,多有打扰了。”
“哪里,哪里,薛六太太,点一出戏吧,这家戏班子唱功还是可以看的,尤其是那个小生的唱腔,听着婉转如黄莺清脆入耳,我呀,几日不听,心里就不舒坦呢。”
曹氏看了一眼戏台上正在咿咿呀呀的唱的小生,心里猛然想起什么,急忙屏住心神,心里后悔这一趟的赴宴之行,她没有秦氏的八面玲珑,没有华氏的雍容华贵,这样的场面她可是心惊胆战的啊。
男人三妻四妾,左拥右抱的,只要有银子,没人会说什么的,可是女人就不同了,哪怕你人老色衰,也不能正眼看别的男人,想一想也是水性杨花,被世人唾弃。
“呵呵,金夫人,你们经常听戏,知道他们哪一出唱的美妙,我不经常听戏,是标标准准的门外汉,也就是看一个热闹罢了,就不点单出丑,以后长了见识再点也不迟,万望夫人们不要吝啬,教一教这里面的诀窍,让我早点上得了台面。”
众位夫人听着曹氏滴水不漏的回答,都觉得懊恼,她们就说嘛,曹家教养一般,但是薛老太君那可是大家出身,做了儿媳妇儿那么多年,耳濡目染,怎么都应该处事不惊的。
“呵呵,好说,好说,老太君离开国都,薛六太太可是轻快了不少啊,住的好好的,怎么突然离开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她老人家做梦的时候,娘家人哭诉,她太狠心,多年不回去看一看,连一文铜板都没有在坟前烧过,这人老了吧,最怕先人说三道四的,任性的非要回去看一看心才能安稳。”
“呵呵,确实有些任性,国都繁花似锦,非要跑到偏僻的地方探望,要是本夫人,说什么都不去的。”
“可不是,车马劳顿太乏力,老太君年纪那么大了,这一趟不容易,该多遭罪啊,你们也不多劝一劝。”
“我家老爷子都劝不动,更别说我们这些做晚辈的,这不,大老爷,五老爷放心不下,只得跟上去,就近照应着,孩子们都成家立业,孝敬爹娘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念想。”
“要说国都那些官宦之家,有一个算一个,可没有像薛家嫡子那么有耐心,要是本夫人做了老封君,儿女们还能如此照应着,那是多大的福分啊,整天还不开心的找不到边了啊。”
“哎呦,不说这些失落的话,看戏,看戏,哎呦,瞧瞧他的身段,如此的朝气蓬勃,真让人舒坦啊。”
曹氏不在接话茬子,跟这些人说话,太累,太伤神,一句话在脑海里转悠几圈才能通过嘴巴说出去,她是老小的媳妇儿,上头有嫂嫂们顶着,在家里除了自己院子,万事不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