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福了福身,便带着平安离开了。
太子妃把这一切看到眼里,心里是有些惊异太子对阿瑶的态度,很是亲近。
宜城公主受宠的事情,她在家里的时候,也没少听说。不过到底只是个公主,再怎么受宠?也是动摇不了自己的地位。
不过心里知道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相对于宜城公主来说,倒是安康小郡王对她的威胁更大。
他是太子的嫡长子,又是不足月而生,听闻是个病秧子,时不时的就传出病重的消息。
不过今天亲眼见到,
太子妃觉得,传闻果然是不可信。
这安康小郡王虽然看着是比寻常孩子瘦弱了一些,唇色也有些发白,不过这精神头却不错,看着压根就不是病怏怏,随时都能过去。
意识到这一点,太子妃的心有点沉。
毕竟她考虑的这些事情,那都是好久之后的事情,眼下对她来说。还是东宫中太子的嫔妾重要,还有就是她要尽快的站稳脚跟,也赶紧生下自己的孩子,才是正事。
这么一想,
太子妃心里的那点沉重,很快就丢开了。
对着自己另外的心腹大丫头,使了个眼色。
又对太子说:“殿下,我们也出去吧。”
太子点了点头。
太子妃扶着贴身大宫女的手,走出去,正式的开启自己在东宫的生活。
……
新太子妃的进门。
她是个什么性子?又做了什么事?对东宫里的人,又有什么影响?等等之类的事情。
不过这一切都和阿瑶没关系,她只需要照顾好平安,其他的都不叫事儿。
阿瑶很快就恢复了自己以往的日程。
便是她再回东宫给便宜爹请安,也没什么不同。
太子妃那边,三次里去一次,做一下表面功夫就行了。
至于对方会不会不满,阿瑶表示这不再她的考量范围内。
她只知道,太子爹没吭声,皇爷爷那边也没表示。阿瑶就知道,他们是默认了。
时间走的那叫一个飞快。
尤其是养孩子的时候。
阿瑶刚来的时候,平安才出生没几日的时间。转眼间,平安就会走了,会说话了,会跑了,更会闹腾了。
很快就成了一个少年。
十三岁的平安,身形虽然依旧瘦弱,但却已经没了病弱的样子,像是一根青竹,身姿挺拔,青翠如玉,面容清隽,虽年纪还不大,却已经有了自己的风姿。
阿瑶看着如此的平安,心里的成就感,那不是一般高。
这可是自己一手养大的。
距离新太子妃进门,已过去十一年的时间。
如今东宫之中,哦,不对,应该说是后宫之中。
盛元帝在三年前驾崩。
太子顺利的登基,年号,盛景,称盛景帝。
尊嫡母郭皇后为皇太后,从朝阳宫搬入寿宁宫。一应的兄弟也有所分封,至于前朝那边的省钱,也有了不小的变动。
当然了,
若说最热闹的还是后宫之中。
追封已逝的孝惠太子妃为孝惠元皇后。
现任太子妃曹氏为皇后,正位朝阳宫,宫中的其他嫔妾,位份最高的便是生了皇长子的杨良娣,如今已经是杨淑妃。
至于其他的,吕婵封了荣华夫人,还有一位荣珍夫人苏氏。
有生了皇次子的卫承徽封安妃,生了元玲的苗昭训封静妃。这便是几位高位份嫔妃,余下其他嫔妾,位份最高的是和吕婵同时进门的石昭训,是正三品的贵嫔,居一宫主位。
其他妃嫔,多半都是从四品或者正五品等等。,,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