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温玉树是越发像他名字一般,芝兰玉树。
来日里大姐有的是后悔的时候。
……
周瑛会不会后悔,这里且不知道。
反正周家那边是肠子都要悔青了,因为乡试放榜了。
高居榜首的便是阿瑶。
乃是颍川郡府的解元,也是近三十年来,颍川郡最年轻的解元。
那一日,
整个双福巷都被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们,那是围堵的水泄不通,人挤人,若非前来报喜的官差是有着十多年经验的老人,带了不少人,一则是热闹喜庆,二则便是为了维护。
“温解元出来了。”
不知道是谁高喊了这么一声。
本来熙熙攘攘的热闹声音,立刻就停了下来,齐刷刷的抬头看过去。
却见从宅院里走出一个少年郎,寒玉为骨,眉眼清隽,气质清冷,一时间都愣住了。
好生漂亮的解元郎。
一时的寂静过后,紧接着便是更热切的讨论声,甚至不知道是何人起了个头,朝着阿瑶扔了一支盛开的桂花。
再然后就有些一发不可收拾。
自然不可能人人手里都带着花,但也无妨,不是还有绢花手帕吗?更还有不知道是谁?财大气粗,连头上簪着的金花银钗都扔了过来。
被砸的那一刻,阿瑶着实懵了一下,就连报喜的衙役都愣住,因为这还是头一次遭遇这样的事情,不由的咂舌讶然。
只是他们在看到阿瑶的面容后,也有些能理解。
温解元生的是真好看,他一介男子看了都欢喜。
更何况那些小媳妇们了。oo
衙役吃惊过后,也没忘记自己来的目的,虽然都认识,不过还是要先核对一下身份,就是样貌,户籍,家世等等,确认无误后,便送上喜报。
“劳烦了。”阿瑶不是第一次接这种喜报,不过每个地方的喜报虽细微之处很是有些不同,但整体上还是相似。
大概是阿瑶的表情过于平淡的缘故,更是叫报喜的衙役高看一眼。
不愧是年少便中举的解元郎,这份从容淡定,真的是少有,要知道他报喜十多余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荣辱不惊的呢。
前来报喜的衙役,自然都有封红,而且是人人都有。
为首的衙役,阿瑶更是封了十二两银子,其他人都是六两银,取个好彩头,报喜的衙役看到封红,那是个个都喜不自胜。
虽然都知道这一趟有赏,但也没想到这般多,比他们一年的俸禄都要多。
“大伙儿也都一起添添喜。”
侍书和洗砚一人一个小箩筐出来,里面都是铜钱,朝着围观百姓撒过去。
天降铜板,围观的百姓自然也高兴,嘴里一边说着吉祥话,一边蹲下去捡。
能住在这里的人,其实都不差那三五个铜板,他们更看重的是,这些铜钱,那都是沾了解元郎的喜气,是喜钱,觉得比寻常铜钱要有福气和喜气,家里有孩子的,捡上几个,串成手串,给孩子戴上。
也能保佑自家孩子聪明伶俐,读书上也能朝解元郎看齐,来日高中。
热热闹闹的好大半日的时间,才有些恋恋不舍的离开。
十九岁的解元郎,比之以往那些二三十岁的少年许多,任谁都知道,阿瑶将来前途无量。
一时间,
前来道喜送贺的人,不知道有几凡,那贺礼更是让人看的红了眼。
无他,
太过于富贵,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贵重药材补品,乃是铺子田产,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找不到的。
不过这些东西,阿瑶一个都没收。
因为这些人送的东西越贵重,来日所求就越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