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姜滨忍不住叹了口气,才继续道:“两年前,我要进军大陆的时候,她就反对过,我跟她讲了很多道理,好不容易讲通了一些,她才同意让我在羊城和鹏城特区投资项目。”
“这两年,我们之间也算是相安无事,不过,这一遭,我想借着这个新药的契机,在大陆投资药厂,并且,我希望能够在浦江选址,毕竟浦江是我的故乡啊,将来,我希望我在港城和浦江的时间能够相等,港城有我的妻子和孩子,但浦江,也有我的至亲啊,甚至,爸妈的坟也在浦江,我想回来,落叶归根,这也没错吧!”
姜滨的这一番长篇大论,与其说是在回答秦简的问题,倒不如说是他自己的倾诉。
秦简能够理解姜滨,在原身的记忆里,她充分了解到了姜家的不易。
姜滨和姜淇兄妹一人,看似如今都混得风生水起,但一十多年前,他们却经历过家破人散。
姜家原是浦江市最著名的儒商之家,但建国后,因为商人的身份,便被打成了资本家。
由于,姜家尚有一些人脉,所以,一直撑到了1965年。
姜家老爷子见事态严峻,已经不能挽救,于是,他首先便把年仅18岁的女儿l嫁给了秦朗,因为姜家老爷子跟秦朗的师父在战争年代有些交情,其次便把当年23岁的儿l子通过关系,送出了大陆。
至于他们老两口,则因为不想离开祖国,而并没有跟姜滨一起离开,当然了,以当时严峻的事态来看,他们想走也未必走得了。
接下来,老两口便被下放了。
苦熬了十几年,要不是因为秦朗还有能力能关照一一,姜老爷子可能根本就撑不到平反的那一天。
至于他的老伴,早在那十几年的搓磨里,离他而去了。
不过,平反之后,姜老爷子也没两年便去了,那是姜淇最痛苦的一段时间,姜滨却种种原因无法回来,尽人子之孝,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在秦朗的陪伴下,姜淇好不容易走出了
痛苦,拿着姜老爷子留给她的遗产,磕磕绊绊地开始做起了生意,但是,没想到,好景不长,秦朗竟然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