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糖醋里脊1

"华佗,东汉?子美,咱们俩昨天喝的酒是不是还没醒?"李白十分怀疑道。

"我也有些糊涂了,咱们怎么可能见到华佗呢,我们怕不是在做梦。"杜甫也犯嘀咕道。“也是,就是这个梦还挺真实的。”李白呢喃道,随后他尝了一口食物,怀疑的神情当即顿住。"这里是山海阁,里面的客人来自不同的时空,两位可是我大唐人士?"李世民问他们道。“我们的确是大唐人,不知阁下是?”李白和杜甫看向李世民。"朕是李世民,庙号太宗。"李世民道。

“咳咳咳,太宗,咳,这个笑话可一点都不好笑!”李白直接被食物呛住道。好在华佗过去随手在他背上一拍,及时解救了李白。杜甫也忍不住咳嗽几声,看着李世民十分惊疑。

如果遇到别的朝代的人,他们惊讶之余,可能还不会很上心。可要是他们大唐的人和帝王,怎能不让他们感到惊讶。

/>

“你们陛下居然也是父皇,不知你们现在是什么年间?”李瑁惊讶道。“阁下是?”李白看向李瑁。“在下李瑁,为寿王。”李瑁道。

"原来是寿王殿下,我们现在是开元二十五年。"“好巧,我这边也是开元二十五年。”李瑁笑道。

话落,山海阁为之一静,"这么巧,你们该不会来自同一个时空吧?""有可能吗?"还真有可能。

李瑁和李白、杜甫把时间一对,发现他们还真是来自同一时空。只是这样一来,李白和杜甫知道的消息还没有李瑁多呢。李瑁在山海阁办了金卡,李白和杜甫两个也各自有了不一样的金卡。

“多谢店主厚爱,不知我们如何报答店主恩情?”杜甫心里对免费吃饭的事还有些过意不去。

“等你们有专属包间了,可以在包间内留下你们的诗集和墨宝,如此就当抵在山海阁的伙.食费了。”史诗道。

"好,一言为定。"史诗有了要求,杜甫心里总算好受点。"店主,给我来坛酒呗。"李白看着酒的菜单,眼睛直勾勾道。"大早上的不宜饮酒,诗仙你悠着点。"说着史诗递给李白一坛低度数的酒。

谁知已经打探出酒度数的李白不要,想要来坛中度数的酒。

等到离开,李白手中宝贝的抱着一坛酒,准备回去就品尝,杜甫则看着消失的山海阁回不过神,"这究竟是梦还是真实?"

“太白,子美,你们两个一大早的去哪了?”高适找过来道。

看到李白抱着一坛酒,高适惊讶,"怎么一大早就喝酒啊?"“来,一起品尝品尝,这是我们从山海阁得来的酒。”李白大方道,邀请高适一起喝酒。

"好香,感觉酒好烈。"酒倒到杯中,高适感到扑面而来的一股辛辣,心里惊奇道。“这酒,味道……”李白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等酒入腹,眸光突然一怔。

“太白兄你怎么了?"杜甫第一时间察觉到李白的异常,他看了看李白,而后惊呼,"不好,太白兄喝醉了。"

"达夫?!"杜甫转头一看,高适居然也趴下了。杜甫顿时顾不上喝酒,赶紧把两个醉鬼送

回他们的房间让他们好好休息。

直到半天以后,杜甫不得不接受他和李白两人真的有了奇遇。李白和高适这一醉,就是大半天。

醒来后他们只感觉神清气爽,一点没有往日醉酒的头疼欲裂。“酒还在,这么说山海阁也是真的了。”李白看到酒怔道。

“什么山海阁?”高适疑惑,"不过这酒确实不错,是我平生喝到的之最。"不是说高适没有喝过其他更好的琼浆玉液,而是第一次喝度数这么高的酒。“枉我喝过的酒不少,本以为自己酒量能好到细细品味,结果居然没扛过去。”“就连中度数的酒都这么够劲,不知高度数的酒又是什么滋味?”李白失笑道。

“至于山海阁,是一处不是仙境,却胜似仙境的地方,达夫你要不要随我们去看看?”李白笑着对高适道,他悄悄给杜甫打手势,让杜甫先别告诉高适更多山海阁更多信息。

可想而知,没有一点点防备的高适跟着他们去了山海阁以后,受到了莫大惊吓。无论是太宗、高宗、女皇还是中宗一家子,高适心里别提多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放得开。

直到李瑁和杨玉环夫妻两人过来,知道李瑁寿王的身份和知晓他们在同一时空后,高适不由一愣。

“达夫,你怎么了?”感受到高适的小动作,李白疑惑。

“太白,子美,你们两个就没想过通过寿王殿下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吗!”高适压低声音,难掩激动道。

要是寿王跟他们不在一个时空也就算了,可是他们偏偏在,这是什么,这是天降机缘啊!

“别忘了寿王殿下是当今陛下最宠爱的皇子,未来很有可能……届时我们……”想到那个可能,高适呼吸急促起来。

“哦,也是,大丈夫立于世,的确该做些什么,不过不急,寿王又跑不了,等咱们几个游玩完再去找寿王自荐不迟。"李白道。

“也是,寿王又跑不了。”高适极力让自己冷静,努力变回平常心态。

可是他努力了半天,发现自己还是不能不受影响。李白和杜甫却说起别的,"也不知道咱们诗词包间是怎样的?"

他们去参观过科技包间和医学包间,这两个包间都各有特色,随着时间过去,里面的布置与史诗刚开始给他们弄的有了很大变化,变得更适合他们。

r/>李白和杜甫自然也对他们今后的包间感到好奇。

“店主说我们到时候可以自己布置,太白兄,我想把咱们的书搬到山海阁来。”杜甫道。"这主意好,把书放到山海阁,咱们就能更好的游玩了。"李白眼睛一亮道。

高适的心神慢慢被他们吸引过去,"虽然我才华比不上.你们,却也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他的才华比不上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但高适相信自己也绝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就这么说定了。”几人做下决定。

“店主,能不能也给我们唐朝弄一个包间?”李世民听到他们的谈论,心里难免羡慕。要是他们唐朝也有包间,就能像始皇、汉武帝那样也在山海阁办公了。李世民可是留心过,在山海阁办公的速度,比他们待在自己宫殿快的多。更别说山海阁这么热闹,喜欢热闹的李世民自然不想错过。

"好吧,也给你们唐朝弄一个包间。"史诗道。

“等等,店主,我们隋朝呢?”隋文帝不甘道,他们隋朝之后的唐朝都有包间了,隋朝自然也得有。

"额,要不你们隋朝跟唐朝一块挤挤?还有女皇的周朝包间山海阁也不建了。"史诗道。“唉,朝代时间短就是吃亏啊。”隋文帝郁闷道。

因为隋炀帝没了,隋朝现在就他一个帝王,的确没办法跟有好几个帝王的唐朝比。还有武瞾,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

“你们隋唐感觉还好,不像我们三国魏晋南北朝包间,不比你们杂乱。”曹操等人郁闷道。"行,以后我们的包间就叫隋唐包间了。"一想到三国包间的情况,隋文帝心里好受点。李世民却不满了,因为他不想跟隋文帝一个包间。

可是史诗心意已决,把他们的包间名字定为隋唐包间,今后隋文帝跟他们一个包间。至于武瞾,则去了女子包间,未来也没跟唐朝众人一块办公。

敲定好后,史诗和时修当晚就施工,于是第二天山海阁又多了两个包间:隋唐包间和诗词包间。朝代包间大同小异,没有诗词包间来的有特色。

只见诗词包间窗户的那面,有不少书柜,可以存放书籍,书柜前方,则是一张宽大的乌木书桌,书桌上面文房四宝齐全,还有空白的字画卷轴,墙的两边更是干净整洁,刚好可以用来挂大家的诗词字画。

白和杜甫等人一见就心生喜爱,并迅速把他们的书籍搬到山海阁。

不同于科技包间和医学包间一直垂着珠帘,诗词包间的珠帘则被撩挂起来,呈半敞开式,和大堂更加连通。

除了两个包间外,山海阁今天还多出一道新菜:糖醋里脊。出了新菜,众食客当即迫不及待的点了一份品尝。

杨玉环和李瑁夫妻两个自然也没有错过,也点了一份糖醋里脊。

很快糖醋里脊送过来,只见糖醋里脊呈橙红色,浓郁鲜亮的酱汁包裹着每一块里脊肉,糖醋里脊整体呈抱团状,满满的一大盘。

杨玉环道:"这样看着有点像拔丝红薯。"

当然糖醋里脊不能像拔丝红薯一样拉出很长的糖丝,它的每块里脊都大小均匀,很方便下筷。

“玉环你快尝尝。”李瑁帮杨玉环夹了一块糖醋里脊,杨玉环低头尝了一下,眼眸当即亮起。

“糖醋里脊味道酸酸甜甜的,吃起来顺滑又劲道,里面的肉都是瘦肉,口感一点也不肥腻,一口下去,我感觉胃口打开,等下次咱们把孩子们也带过来。"

糖醋里脊的美味让杨玉环非常喜欢,她第一时间就想到儿女们。

“好,等回去了我们也把他们带过来。”李瑁笑道,也尝了尝糖醋里脊。

刚开始李瑁还能顾着杨玉环,可是等后面,李瑁速度越来越快,一口一块糖醋里脊,等李瑁回神,一大盘糖醋里脊已经见底。

李瑁一愣,心里对妻子升起愧疚,却见杨玉环笑道:“糖醋里脊好吃吧,我又要了一份。”两份糖醋里脊,足够夫妻两人吃个过瘾。

其他食客又何尝不是,他们都被糖醋里脊的酸甜口感所征服。

“没想到糖和醋也有如此融洽的一天。”

李白喜欢喝酒,每次吃饭都喜欢喝两口,可是今天他却难得的没有喝酒,而且沉浸到糖醋里脊的美味当中。

等吃完一盘糖醋里脊,李白有些意犹未尽。

"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啊。"杜甫感慨道。“糟糕,诗圣的诗该不会因为我们变样吧?”史诗和时修面面相觑道。

因为杜甫的原句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形容音乐的,结果现在倒好,居然用来形容

食物了。

"应该、也许,问题不大吧。"

想了一下,史诗和时修就把这事放下,就当不知道这件事。

“不愧是诗圣,吃饭都跟咱们不一样。”司马炎有些拘谨,面对杜甫等人,他只觉得自己好没文化。

以前他们吃东西,都是直白的夸,谁能想到还能做诗啊。李白等人的到来,让众人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其实其他食客也不是没有文化,可是文化也是分档次的,而李白和杜甫两人,他们的文字有一种

扑面而来的美,明明都是一样的字,可是从他们嘴里说出来,感觉就是不一样。

对此同样有才华的曹操更能体会到,他看着李白和杜甫神情复杂:“难怪他们能被后世人称之为诗仙和诗圣呢,李白的诗自带一股仙气,说不出口的洒脱飘逸,没有一丝凡俗之气,杜甫则相反,文字有一种踏实厚重的力量,若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性格不同的两人,会是至交好友呢。"

“李太白,咱们一起喝一杯呗。”曹操邀请李白道。“稍等,等我写完这首诗。”诗词包间内,李白挥墨道。

不出意外,李白的诗和糖醋里脊有关,诗里直把糖醋里脊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知道的,知道这是在说糖醋里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神仙佳肴。

史诗和时修两人有些脸红,看着李白写的诗面红耳赤,突然,他们反应过来,“等等,这首诗,咱们好像没背过吧?"

"历史上李白没有遇到山海阁,自然不可能写出这首诗,更何谈背诵了。"

说完史诗和时修互相看向对方,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一个讯息:他们改变了后世的语文课本。

就不说李白的这首诗能不能选入课本,他们肯定的是,今后的时空,李白等人的诗词,流传的绝对比他们先前的世界多。

"诗词之美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们人类的文化传承……至于废学生这么一个小缺点,应该可以忽略不计吧。"

自我安慰完,史诗和时修心里没了愧疚,高兴的去跟李白道:“把这首诗挂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