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为什么一定要买呢?这怎么好意思?你帮助东兴一中涅槃重生,这也是帮了我们镇的大忙呢,这本来应该是党委政府去运作的事情,让你替我们代劳了,你已经要投入不少的一笔钱,怎好让你继续投入?”崔永锋不好意思地说道。
“崔书记,我是想把新的东兴一中当自己的事业去做的,既然是自己的事业,那自己全方位拥有并投资,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难道不是吗?”郑浩一摊两手。
“这,郑浩,那你考虑过没有,你的投入很可能回本遥遥无期呀。”崔永锋说。
“办教育事业,我也没想着要盈利啊!崔书记,就让我为家乡做点事情吧。”郑浩笑道。
崔永锋看郑浩似乎是已经做出了决定,想了一下,便说:“那好吧!那镇上就把东兴一中连土地并校舍都卖给你好了。”
“这就对了嘛!”郑浩点头笑道。
接下来,双方就开始商量价钱。
崔永锋还是做了较大的让利,将东兴一中整体打包出售给了郑浩,售价为一千万人民币。
这笔钱看似不少,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个学校占地面积达到一百多亩地,校舍及教学器材都非常完善这种情况,那就太便宜了。
随后的两天,郑浩和东兴镇政府就签署了协议,并爽快地支付了购买学校的费用。
东兴一中整个儿的成了郑浩自己的产业。
因为已经进入五月,高考马上就要来临,这随后的一个月,郑浩就差不多待在了东兴一中。
他将毕业班和复读班的尖子集中在一起,小班上课,亲自传授各科的学习经验和疑难点的分析。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帮助这些尖子在高考前再巩固一下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尖子们的实战能力,让他们对各门功课的学习有一个新的领悟。
他是想靠着这种冲刺,帮助这些尖子提升个几十分甚至上百分,让东兴一中今年的高考成绩能提升一大截子,能有一批考上985、211名校的优秀学子,再加上他自己锁定的高考状元,郑浩认为,或许就能打开东兴一中的知名度,进而招收到更多尖子学生。如此形成良性的循环。
如此转眼就到了五月底。
这一天的晚上,郑浩正在和陈芳玲卿卿我我,他的手机突然响了。
郑浩一看,打来电话的赫然便是张光科。
郑浩心说,张光科这会儿打电话过来,八成是有什么急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