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四)

沈括大笑,抚掌道:"所以,你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仙画中说的那些机器也成精了。"沈夫人这才理解这个概念,这下也觉得神奇不已。

“况且,”沈括的眼神变得深幽起来,"这东西还是人类的造物。"所以,后世之人是不是放出了一头猛兽?

或者是,当科学发展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就一定会走到这样的阶段?

沈括只觉得浑身像是被电流通过,每个毛孔都在战栗——这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一个世界啊!

帝王们和文武百官们也觉得那真是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世界啊——怎么会让一国之相对着一个已死的人道歉呢?

这不是负荆请罪,也不是肉袒牵羊。

前者是个人对个人,而后者是战败的投降仪式。更不是罪己诏。

罪己诏是对整个天下,到了后面,更是变得形式化,无关痛痒。但现在,却是以国家的名义公开来承认,说朝廷亏欠了你。这份坦然的认错态度,还是让他们有一些些震惊的。

唐朝。

李世民对旁边已经沉稳了不少的李治道:“虽说要维护君王颜面,但是该认错的时候千万不要犯倔。"

他又看了看下面坐着的魏征。

就像他,该认错的时候就认错,这不就君臣相得了嘛。李治立刻懂了,轻声道:"儿臣知道了。"

李世民又道:“以往的罪己诏,其实是写给上天看,但既然仙画说天灾并不是惩罚,那以后就不要再来这一套了。"

"罪己诏,还是要写给自己看,写给天下百姓看!"

想一想,其实还是很佩服后世的做法。

哪个君王愿意在全天下面前承认自己和先祖所犯下的错误呢?李治略一思索,这次的语气更郑重:“儿臣明白了。”

明朝。

朱棣嗤笑道:“昔日武穆元帅被冤死,写下‘天日昭昭’的绝笔,后来大宋明知他是冤枉,却也只是追封了他和他的后代。"

至于什么道歉,那是没有的。

朱棣如今还不是皇帝,还没那么多包袱,最近几年受到仙

画影响也颇深。他觉得自己以后一定能做个知错就改,绝不刚愎自用的明君。

【从电子管计算机到晶体计算机,再到我们现在的超级计算机,计算机领域在这不到百年的发展里可谓是突飞猛进。】

【超级计算机,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玩得起的也就那么几个国家。】

【咱们算是其中一个大玩家。】

【咱们的“天河一号”,六十亿人算一年的计算量,它一秒钟就可以算完。】超级计算机拥有占地极大的机房。

上面的灯时不时的闪烁,充满了科技感。

专家们很骄傲的接受采访:“从气象到社会上的各种数据,再到石油开采等等等等,都需要它的帮忙,它现在一天有着8000多项运算任务。"

“算天、算地、也算人。”

【互联网出来后,计算机更是成为了将所有人和信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

【数学,在这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办公室里每张桌子上都有的台式电脑。在机场和咖啡店经常能见到的笔记本。

还有几乎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

文字、图片等等信息如洪流一般在这些机器里面进行着交换。

而如果探究本质,就会发现在这些表层之下的所有的代码其实都可以用数学里的二进制,0和1这两个数字代替。

这其实就是一个数学的世界。

落下闳、刘徽、祖冲之、郭守敬、王贞仪等数学家都被那句话给惊到了。“算天、算地、算人!”落下闳忍不住道:"好大的口气!"

不过再想想,一天做8000多项运算,而且肯定还不是简单的那种运算,忽然又觉得这句话并不夸张。

他搓了搓手,感叹了一句:"真想去见识一下啊!"东汉。

刘徽挑了挑眉:"厉害是厉害,但若是全部的计算都被这东西给代替了,那还有什么意思?"他迷恋的就是计算的那个过程啊。

他的学生默默的离他远一点,总是为自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而觉得和他格格不入。他忍不住问:“老师,您看懂了吗?那计算机的原理。”

刘徽理直气壮的摇头:“自然没看懂。这可是领先了我们几千年的知识,若是如此好懂,岂不是说明也没什么厉害的?"

"不过,若是能将其中的数学原理讲得更清楚一些就好了。"刘徽还是有点遗憾的。他的学生小声道:“如此厉害的东西,若是能讲得那么清楚,那岂不是也能是数学家?”他看那路小柒,面对数学题就和自己见过的那些笨学子一样,充满了怨念呢。

刘徽:"……"

竟无言以对。

和数学家的遗憾不一样,普通的学子们心生艳羡。“要是咱们这儿也能有计算器和这计算机就好了。”"对啊,别让手算心算了,好难啊!"

至于信息交换、互联网这些,他们就看了这么一段,实际上还领会不到其中的先进和宛如天方夜谭一般让人震撼的地方。

【当然了,很多数学家们的研究其实并不能像图灵一样,立刻就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的时候,给他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是黎曼数学的几何定理。】

【后者,比爱因斯坦早出现五六十年,似乎早早的就在等待着他。】

【还有很多数学发现,至今可能都没有找到现实中的应用,但却神奇的揭示了世界的一些规律。】

【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似乎是数学。】

【我们再来看看之前一直在说的圆周率,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