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 章 秦朝篇

好家伙,就打字的工夫你们竟然聊了这么多,果然我们大秦是史圈流量密码。

默默删掉一部分已经被透了的。

总而言之,就是在修陕西x号线的时候,在秦故都咸阳城郊原本行宫遗址的地方挖出了一大批秦二世元年(诶,现在还能这么说秦二世了吗?)时期的公文简牍,其内容简直让人大开眼界。

里面有一卷超级震撼的竹简已经被解读出来了。

大意就是说,秦二世登基元年,群臣殿前辩论该用哪种纪年。(啊虽然我不知道我们政哥登基以始皇命名,所以秦二世叫

二世这么言简意赅的东西有什么好值得辩论的,但显然他们觉得很有价值,划掉。)

秦二世十分挣扎,小心翼翼,表示:二世不详,焉可用此,不若效法来人故事,拟定年号以传后世?

群臣默然。

好在丞相李斯断然表示,毋轻言凶吉,天幕曾言,相信科学,秦必二世而再继先帝辉煌(果然,天幕虽迟必到)。

虽然我们斯相是一语成谶了,但这未免也过于炸裂了一点吧。

25l

斯相,我发出了尖锐地爆鸣,你为什么不让他改年号纪年。

知道我们后世人计你们大秦的年份又多恍恍惚惚吗?

您自己是只要记点秦始皇x年,秦二世x年,知道我们看到“以下发生在秦八世十六年的历史事件是___”这种题目有多崩溃吗?

26l

救命,相信科学这四个字是应该在这个年代出现的东西吗?

虽然你们秦人除了动不动就cue天幕好像也不能说不相信科学。

就是这姿势实在离谱了亿点点。

27l

总而言之,有朝一日竟然能看见天幕和科学这两个东西放在一句话里,实在是让人太震撼了。

28l

就说专家们能不迷糊吗?

只能是一番强行解释这样。

29l

楼主,放心大胆地叫秦二世吧,教科书不会改的!毕竟秦二世扶苏的离谱脑洞已经被斯相驳回了。

30l

弱弱说一句,这段话槽点实在过多,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从哪里下嘴。

首先就是这个,嗯,秦二世这么诡异的理由已经很离谱了,毕竟我们也知道秦二世的嘛,政哥把人教得很好,还给人留了满朝堂的人才给他,所以他本人通常而言是跟政哥一样比较务实一些的那种,竟然会这么说,真的让人怀疑他被夺舍了。

关键是众人的反应。

“群臣默然”。

这什么反应啊,这真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诶,这不就是默认吗?

你们大秦就是一整个数字纪年法怎么还有祥不祥的说法了呢?

31l

细思极恐啊,真是细思极恐。

32l

而且你看扶苏那句话,“效法来人故事”。

这句话是我浅薄地理解错了吗?

来人不就是未来人吗?未来人有什么故事啊sos。

33l

安啦安啦,他们大秦人是这样的,一直说自己知道后世的想法,所以动辄就是“以传后世”,“以传后世”。

要不然也不会到处埋竹简给我们啦。

不得不说,当真是有忧患意识在的。

34l

所以一直有人说,这个所谓“天幕神女”不会就是最早的穿越者之类云云。

但问题就是,哪个年代的人能整出天幕这种非人

类的玩意啊,星际人吗救命。

35l

而且我导师说,就是其实就初步判断,那些纸张残片上的很多东西跟竹简上不能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一个是全本一个是浓缩的区别。

竹简上的是浓缩的精华。

所以秦人为什么还要在竹简上写梗概啊,不会也是让人“以传后世”

38l

感觉好像就是从始皇某年开始的吧,无论是技术大爆发还是人才大爆发。

39l

嗯,没错,就是天幕开始频频在秦人竹简中出现那年开始,狗头保命。

40l

原本一直大迈步的秦朝战车就好像忽然被按下了刹车键一样,虽然也对匈对南越甚至往西边有所斩获,但是重心还是放在了具体的国家治理上。

什么兴办培养官吏的专用学堂,为进一步巩固原属六国地区迅速培养了一波能臣干吏。

而且突然就想明白了要因地制宜,在原有当地风俗上慢慢融合秦法,最终举国皆秦人也。

所以说我们整个是旷古第一帝一点不虚啊。

毕竟就历史学家推测,如果要不是我们政哥刹车踩得好,按当时军功授爵开始反过来影响秦朝统治,还到处找仗打的趋势,秦朝真的要翻车。

41l

感觉不至于,毕竟秦二世扶苏史书盛赞的仁和宽忍,正好平和中正一下嘛。

虽然我们扶苏不如他爹,但也勉强够用,尤其是,政哥还留下了这么多能臣。

42l

这就不得不提,我真的好奇啊,政哥这是突然打哪里找来了这么多治世能臣啊。

萧何,甚至还有据说之前一直猫在韩国准备行刺的张良?

43l

不行,想到这对君臣相遇的场面还是想发出震天的笑声。

张良抡着博浪锤想行行刺之事,却因为专业不对口只打到了马车,然后被扣下。

表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累世韩相后人张良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