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叛军乱凉,多方布局

大家都知道联军伐董,可是却不晓得在黄巾之乱到此事之间,其实也有着韩遂的重重一笔。

先来简单说明下韩约是谁好了。

韩约,又名韩遂;仔细来说的话,此人其实算是整个东汉末年中,首位自立门户的军阀。

被羌胡推举为首领、以诛宦官为名举兵造反的韩遂,在东汉末年这期间,可是接连打败了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等诸位东汉名将。

甚至,闹了这么久之后,还能逼迫朝廷将他招安,继续在西凉这里当他的山大王!

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将近三十年,这个‘首位军阀’之名给他,绝对不为过。

对韩遂稍微有印象后,凉州之乱是如何发生的就比较好讲解了。

在黄巾之乱刚平息不久、也就是中平元年末这时间点上,韩遂其实还没有起谋反心思的。

毕竟,天下间才刚刚恢复平静,现在再起干戈绝对不是好时机。

然而,他不想反,不代表其他人不想。

在所有人都还没意识到凉州的问题时,被汉族长年欺压的羌人,见到皇室衰微、汉朝无力,终于不忍了。

羌人首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选择在中和元年年末之际起兵造反。

本来这事跟韩遂无关,可谁让他们造反后,第一个抓的就是当时在凉州担任从事的韩遂、及督军从事边章呢?为了避免被杀,此二人除了选择加入叛军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而当这两位在当地都拥有极高声望的人反叛后,整个凉州便乱成了一锅粥。

让朝廷烦恼数年的凉州之乱,便自此开始。

不过,大概连北宫伯玉跟李文侯都没想到,他们这一请请来的并不是帮手,而是豺狼。

不用说也知道,在未来的日子哩,能在西凉这一代活跃三十余年的韩遂,绝对不可能是等闲之辈;就在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还在为自己的谋反之路进行计划时,韩遂利用了自己的名望在暗地里动了几番手脚,让北宫伯玉跟李文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手搭着手命丧黄泉了。

想当然啦,原本的首领被暗杀了,接下来最要紧的自然就是找个人出来领导大家,群龙无首是很要命的。

于是乎,名望最高的韩遂就忽然摇身一变,成了这支叛军的首领!

如果此二人泉下有知,绝对会后悔自己的引狼入室吧?

恩,不提他们的后悔,先说说邵晓瑜懊恼什么好了。

前面说过了,对于npc豪杰什么的,邵晓瑜并不是很心水,所以她懊恼的绝对不可能是出身西凉的五虎将、马超。

她懊恼的是……

“该死,早知道经过凉州时,就多弄两匹马来了!”用手掌拍了拍自己的前额,邵晓瑜喃喃自语的道:“西凉铁骑、西凉铁骑,我怎就忘了这茬呢?”

在这个铁器还不算发达的朝代内,骑兵的杀伤性绝对是所有兵种中数一数二的。

别的不说,光是机动性比步兵高上好几倍这点,就足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嗯?何出此言?

有句话,这儿得再次强调一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打仗之际,如何迅速的毁掉敌方的粮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征战天地的篇章中,除去玩家们能使用的那些‘储值’才有的攻城器外,整个副本都非常考据现实,当一方有骑兵能对后续的敌军粮草部队进行骚扰、一边没有的话,那仗基本上就不用打了。

一万士兵一周要吃的粮食,至少要一万左右的后勤才能携带,而这一万后勤也得吃东西……只要粮草一断,除了作战部队外,这些后勤人员也全都得饿肚子,那还打个毛?

骑兵的重要性,从此处便可见一斑。

当然,若要细论,那骑兵的功用不只如此,可是对于邵晓瑜来说,要弄自然要弄最好的啊!

话又说回来,她在带队经过凉州时,其实是有动过买马的念头的。

然而,光是沿路上那些劫匪贡献的马匹,他们这支车队就有些照顾不过来了,又逞论买更多良驹?虽然那些马匹的素质参差不齐,可是会被劫匪选上的马,能力也差不到哪去。

当然,那时的她,还没想起凉州未来的好一段日子,都会被叛军所挟持的事情。

如果能重来,就算得赔本卖,那她也绝对会把这些次等马卖掉、换一两匹好马回来!

“恩,看来,得多安排两个路线了……”

仔细的看着墙上的地图,邵晓瑜眼睛微瞇,开始思量着自己要怎么安排,才能在运送情报的同时,偷偷的把西凉马驹给运回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