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纪纲意料。
第二天的大朝会上,只有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弹劾了纪纲,连以刚正著称的应天府尹向宝都没提及纪纲差一点弄死薛禄的事情。
那事发生在大内,不属于应天府衙管辖范围。
向宝还不至于越权。
不仅向宝没弹劾,都察院只有左都御史顾佐一个人弹劾,之外满堂文武,没有一个人提及此事,在顾佐弹劾纪纲的时候,大家还议论纷纷,纷纷做惊讶状。
表示才听闻此事。
坐在文臣行列中的黄昏心知肚明,惊讶个锤子,都是在做样子给朱棣看,表示不是我们不弹劾,实在是不知道情况。
其实往深了追究,都是畏惧锦衣卫。
也怪不得他们。
虽然顾佐弹劾了纪纲,但君不见文武列班之中和薛禄要好的臣工,也没人“仗义执言”,奉天殿外,也没有薛府的人等着告御状。
连薛禄的家人和好友同僚都选择了噤声,其他人更不会为了薛侯爷得罪纪纲。
当顾佐出列弹劾时,朱棣没有说话。
他只缓缓扫视了一眼文臣列陈。
面无表情。
但只有黄昏和今日也来朝会了姚广孝等寥寥几个人知道,咱们这位永乐陛下虽然面如平湖,实则内心已是惊雷阵阵。
这个事情,越是没人弹劾,纪纲越是危险。
这么大的事情,满堂文武,竟然只有一个顾佐出来弹劾?
连薛家人都没出现!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纪纲已经无法无天到能让满堂文武噤声的地步了,锦衣卫的权势已经强大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
不能忍。
忍无可忍。
朱棣知道,他必须要掣肘锦衣卫了,重新设立个部门的计划必须提上日程——哪怕到了这个地步,朱棣对纪纲也暂时还没杀意。
沉闷的大朝会后,各回公事衙门,朱棣留下了姚广孝,又着内侍康宁去找到黄昏,说今天中午的火锅点开张礼他会准时来参加,并让康宁通知负责御驾出行的部门。
黄昏下朝后直奔三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