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造化弄人

灵璧之战后,更没了出兵的形势。

当下的局势,只要朱棣不进攻淮安,他就无法离开淮安,靖难之战,他彻彻底底成了一个旁观客。

而且梅殷也看出来了。

朱棣一旦突破淮河防线,强渡长江,则江山必定易主。

梅殷不愿意背一个历史骂名,于是拒绝了朱棣,又将使者的耳鼻割掉,但他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想法:朱棣应该明白自己的意思。

朱棣不明白,道衍也应该能明白。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朱棣绕开淮安,突破淮河防线,一路南下进入应天登基为帝,在攻打应天之前,朱棣还写信提醒宁国公主,让她迁居太平门外,免得遭遇兵祸。

梅殷还以为朱棣懂了。

哪里知道,朱棣根本就不懂,老和尚道衍更没有说,朱棣登基之后,竟然还写了一封劝降书,这是何等拙劣的手段。

你这一封劝降书一出来,不就让你我敌对了?

敌对的你我,我能向你投降?

我还要不要脸面了?

你朱棣有道衍参谋,就不能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让我荣归应天,又能让我不像李景隆那样背一个骂名?

朱棣你实在太无能了。

梅殷也是个无语,他却不知道,是他太高估了朱棣,这货作为钢铁直男,哪想得到你这个读书人的弯弯拐拐。

梅殷不投降。

朱棣一看没办法,刚靖难,又发兵去打四十万兵力驻防的淮安,这大明江山还要不要了?

只能出歪招。

找到宁国公主,让她写了封血书给梅殷劝降。

梅殷于是顺着台阶下来了。

回到应天后,梅殷就没给过朱棣好脸色,暗想着朱棣若是懂事,就应该稍微降低下身姿,给自己来点安抚什么的,到时候大家君臣和睦,也不是不行。

然而谁知道朱棣也不是个善茬,很快把梅殷的兵权收去,又让北镇抚司监视他。

梅殷气不打一处出。

心中在建文帝朝受到委屈而滋生的黑暗越发浓郁。

萌生了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