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内外的揣测,这个自尽怕不是朱棣派人去“请”胡观自尽的,陛下是给南康长公主留面子,终究血浓于水。
胡观免职、自尽,无人再去追究先前之事。
应天城短暂平和。
朱棣下旨,先是恩赐内官监太监马三保,赐姓“郑”,又嘉奖了南镇抚司赛哈智,没升官——锦衣卫亲军指挥司镇抚使以上的官职没有空缺,只赏赐了金银。
知恩图报的赛哈智很是来事,上折子给南镇抚司总旗黄昏请功。
朱棣准了。
于是黄昏官升两级,从总旗擢升为百户——跨了一级试百户。
同日,黄昏又去了趟乾清宫。
然后意气风华的出紫禁城直奔江宁府县治,找到知县顾佐,两两坐下之后,直奔主题,黄昏拿着鸡毛当令箭,说陛下说了,以后钟山都是我的了。
顾佐哪里肯信啊。
当下就直奔大内求见朱棣,兜头罩脸的说陛下你是不是把钟山赏赐给黄昏了,此举大为不妥,钟山乃是民众出游、踏青的胜地,如今你赏赐给了私人,民间影响极大。
朱棣也是愣了下,说黄昏只提出想要一块地而已,朕就答应了他,哪说过将钟山全给他。
好家伙,顾佐当场就发作起来,参黄昏一个篡改圣旨的大罪。
朱棣又愣了好一阵。
暗想着这样一来,不治黄昏的罪有点说不过去啊,可这事确实是自己的疏忽,没注意到黄昏这货挖了个坑给自己。
转念一想,黄昏是为妻子办事。
因为胡观一案,妻子近来精神状态一直不好,不若就趁这个机会,让黄昏早点搞出那什么沐浴露润肤水,让妻子高兴高兴。
于是改口说,朕记起来了,确实是将钟山赐给了黄昏,顾卿还是尽早回去,知会户部那边,早些和黄昏办了手续罢。
顾佐还要据理力争。
朱棣一个头两个大,可这事又不能数落顾佐,虽然只是个小县令,但颇有刚正名声,且这事是自己着了黄昏的套路,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索性说顾卿还是早些去处理完积务,最近都察院那边有个空缺,朕考查良久,觉得顾卿可胜任,待过几日,朕便着令吏部发文书。
顾佐好歹也是读书人,哪能看不出来。
朱棣这是用官来封自己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