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以对前朝皇室来说,柴家这个待遇确实是所有前朝皇室中待遇最好的了。
突然又想起某些皇帝,许诺臣子的时候有多大饼就画多大饼,转头用不上的时候就把人咔嚓咔嚓。”李一吐槽道。】
柴荣捏紧的拳头,慢慢松开。
大家都是乱世走来的,也知道乱世的恐怖,幼子登基,确实危险重重,内忧外患,不是赵匡胤,也会有其他人蠢蠢欲动,毕竟周国才成立九年,很多臣民都没有什么归属感。
而外患更不用说了,被他打压下来的那些势力都不会服气,都会扑上来的想要咬周国一口,将周国分吃了。
相较之下,赵匡胤居然是最好的选择了,至于家人都能有个好结局。
郭威也脸色复杂,一时之间也没对赵匡胤喊打喊杀,也算这小子还有点良心吧,虽然不多。
【“显而易见,在乱世,一个七岁的小孩子是不可能服人的,而太后也看不出有什么政治手段,幼主登基后,辅政大臣就立刻防备手握兵权,在军队威望很高的赵匡胤。
柴荣信任赵匡胤,临死之前就改任赵匡胤为殿前都检点,赵匡胤由此手握禁军。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在柴荣死后,辅政大臣又不是柴荣,于是赵匡胤又被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这其中的政治斗争,从这短短时间内的职位变动就可以看出来。
此时的赵匡胤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距离柴宗训成年掌握大权目测还有十几年,而这十几年他必定会被打压,被防备警惕,而且即便柴宗训掌权后也未必信任他,当然那时候他也老了。
这还是顺利的,要是不顺利,干脆被除掉也不是不可能。
反正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像好兄弟在时那样了。”
“而现在,可能已经是他最有权势的时候了,如果不现在做点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最后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眼下赵匡胤的处境就是忠心耿耿不一定有好下场,但搏一搏却能单车变汽车。”
“这换谁谁不心动啊?哦,亮亮就不心动。”】
刘备不禁尴尬,天幕说他半生蹉跎就是为了等孔明吧,实在太有道理。
诸葛亮莞尔。
【“再看看赵匡胤的夺位之路,非常的顺利,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几乎就是和平夺位,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权势和威望,看出周朝的根基之浅薄之忧患。”
“因为在五代十国,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政变,习惯皇帝轮流坐,何况周国的将士也是和赵匡胤一起出生入死的,他们服柴荣,也服赵匡胤啊。”
“所以赵匡胤的政变轻轻松松,嗯,就怜爱一下周国吧。”】
郭威脸色有点难看,柴荣苦笑,倒是显得他们不过如此。
【“作为亡国之君,柴宗训不仅在生前保住性命和荣华富贵,而且后代还备受宋朝历任皇帝的礼遇,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毕竟,自从南北朝开始就流行弑杀亡国君、诛灭皇族的“潮流”,嗯,司马家开的好头。”
“就不能学学人家曹丕嘛?
曹丕虽然篡位,但是人家面子功夫做得非常好啊,是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的。
而曹丕在经过“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
尽管大家都知道汉魏禅代是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但在程序上却仍然符合古代的仁政精神和礼治原则。
它仅仅以汉代帝王一姓一族权力的终结,这种古代社会最小的成本,来换得政权平稳的交接。
相对于汤武革命所带来的广泛杀戮而言,流血牺牲无疑要少得多。
从历史影响来说,曹魏禅代的成功使得往后三国到赵宋王朝等朝代都以禅代方式完成了易代鼎革,汉魏故事成了帝制社会禅代的代名词。
当然,司马家是反面例子,但是后面人家司马昭都还知道再意思意思的掩饰一下。
而五代十国呢?不仅学这种反例,恐怕还深入钻研了吧。”李一吐槽道:“真的,别学了,没前途,还容易学废了。”】:,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