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第 48 章 魏武帝

孔子惊呆了,无数人都被天幕所描绘的那个未来惊呆了。

未来的华夏,真的快要实现天下大同了吗?

他们竭尽全力的去想,可是也只能描摹出万分之一。

那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他们想不出来,可是,那一定是一个比尧舜大治时候还要美好,比明君治世下的社会还要美好的时代吧?

很多百姓都露出渴慕的眼神,丰衣足食啊,听起来真好,什么时候他们才能每一顿都吃的饱饱,偶尔可以有一件新衣服,那就心满意足了。

【“正因为今天的我们过得很好,有了余力,所以我们才希望以前的百姓能过得好一些,今天我才会出现才这里。”李一弯了弯嘴,“愿先人都能如我们一般可以吃饱穿好,不再有一人被饿死冻死。”】

“天幕想要我们的时代也能天下大同吗?”有人呢喃道,可精神却越发的振奋。

“是了,天幕送来了神种,送来了先进的技术,告知我们未来的艰险……这些都是希望我们过得好啊。”

这一段大道之行简直具有魔力一般,让人听之心生希冀,引起巨大的讨论。

【李一咳嗽了一声,“而曹操。”她加重声音,希望把听众们的注意力拉回来,可惜没啥用。】

曹操本人都被带偏了,脑子里浮想联翩,未来听起来可真是太美好了,像个超级无比美味的大饼挂在前面,不远不近,似乎可望不可即,可是他们现在有神种了,有各种好东西,那么打仗就不会再缺物资,也不必再从百姓那里剥削,他们可以过得更好一些了吧。

还有各种税赋,都可以开始慢慢削减,减轻百姓的负担……

刘备激动道:“孔明,你听见了吗?天下大同,未来居然真的实现天下大同!”

诸葛亮捏紧扇柄,重重的点头,“百姓都能丰衣足食,人人都能有工作养家糊口,关爱老弱病残……”

“即便是文景之治时期,也不过如此吧。”刘备感慨。

【“而曹操的《度关山》也反对“劳民为君,役赋其力”,提倡孟子倡导的民本思想,渴望天下大同。”】

郭嘉也想过天幕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现在初初窥探到一点,却已经让人震惊而向往了,他见没人听天幕的讲话了,忍不住轻笑,倒是吃着切好的水果慢悠悠的做好观众的本分,和对面的贾文和对视一笑。

要是李一知道了一定大为感动,不愧是她男神,就是好嘤嘤嘤。

【李一继续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真正高明的政治家,都必须也不得不重视人民的力量。”

“对于内心理想的追求,曹操还写了一首描述天下太平后景象的《对酒》,令人读之不由神往。

天下太平的时候,君明臣贤,官吏不会上百姓家拍门收税,“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国富民安,雨水滋润庄稼,老人不需要背着沉重的东西,因为士兵们可以回家了,俊马从战场退下去田间运送肥料,权贵们都爱护百姓,不偏袒自家子弟,公正审判,于是“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很多文人都不断点头,曹孟德做事是狠辣些,诗写得倒是极好。

百姓们想到诗里的美好景象,也都不由露出微笑,天下太平后就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吗?

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被曹操这几首诗所打动,觉得他还是很不错的,而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可以说《对酒》就是曹操畅想天下太平后的欢乐生活,君明臣贤、讼狱不兴、没有官吏上门催租、政治清明,五谷丰登、国富民安、路无拾遗、人人都可以寿终,不用饿死冻死,不用被天灾所困扰……而他就是为了这样的社会而努力啊。”

李一露出浅浅的笑容,“看曹操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冷酷的政治家,他行军打仗也是奉行慈不掌兵的道理,以取得最大战果为目标,似乎毫不顾及百姓的死活。

可是从他的诗里,又能触及他内心的另一面,一样的豪情壮志,又充满悲天悯人的胸怀。”

“从他的诗里,我们隐约能看见,那个最开始为什么起兵讨伐天下的曹操。

他似乎早已迷失在权利中,又仿佛还记得自己的初心。

当然,就如同我最开始说的,曹操实在是一个复杂的人,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懂他,我自然也不是他的知己,于是我也只能这么浅显的说着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我既希望他永远是最开始的他,又希望他能横扫天下,尽快结束乱世,建立新的国度,让百姓可以再安心生活几十上百年,希望那五胡乱华的乱世永远不会到来。”

“比起那个数百年的黑暗历史,三国的那点争斗俨然不值一提。”】

被一再提起的五胡乱华终于引起了东汉三国时期的人们的注意,从名字来看,是胡人侵扰华夏吗?

“比之汉初匈奴如何?”曹丕的目光落在司马懿身上,自语道。

虽然天幕提过司马家的晋朝,但毕竟是司马懿的后人而不是司马懿本人,追究司马懿的话,他未免无辜了些,加上司马懿也是劳苦功高,所以曹丕对他的请罪也是大而化小,小事化了。

曹操曹丕都是厉害的君主,在他们手下还没有什么特别想法的司马懿苦笑道:“恐怕犹胜之。”毕竟天幕都说是几百年的黑暗历史了,匈奴在汉武帝一朝就被解决的七七八八了,百年都没有。

他不由暗骂那个谋朝篡位的后代,不知道在搞什么,太没用了吧,居然还被胡人压着打几百年?

曹丕眼神微眯,也不管他三七六十一的,“先削胡人一顿好了。”蜀汉东吴都是难啃的骨头,先打一波胡人,刷刷文人百姓的好感度好了。

打胡人,这个还是很简单。司马懿立刻领命,准备戴罪立功一波。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但是他少年侠气,为民请命,他为天下而起兵,他横扫北方,几乎统一天下。

他用人唯才,抑制豪强,使很多寒门学子得以一展抱负,加强集权。

他兴修水利,推动了东汉末年因为天灾而萧条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他知兵法,善诗文,书法被评为妙品。而他的诗文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苦难,辞气慷慨,开建安文学之风。”

唐太宗李世民在《祭魏武帝文》评价他: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唐太宗?曹操挑眉,后世的皇帝......

曹操一下子就想起来是谁,和秦始皇汉武帝并列的那个很厉害的皇帝?

天幕反复提起的人不多,提起过的皇帝并且还喜欢的就三个,实在让人想忘记都难。

唐太宗李世民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没说过这话,然后才想,未来的自己评价还是很中肯的,曹操这人还是很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