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的两人,跟在后面的一个长得微胖,黝黑发福的面庞上架着副圆圆的眼镜。
那男子扛着台破旧的摄像机,气喘吁吁,一脸堆笑地往前奔着。
前面一人,一头炸开米花般的蓬松头发,短鼻小眼,胡渣都没来得及剃,身前晃晃悠悠地挂着张象征性的身份牌,拿着只半旧的话筒小跑了过来。
看得出两人都是从基地赶来的采访人员。
两人走到近前,点头哈腰地自我介绍道。
“刘队!刘队!哎呀,总算是让赶上了!我们是基地小刀阅报的记者,我叫何采,您叫我菜头就好。听说你们刚刚执行了一次高危s级任务,我们报刊这次想做一个特别报道,不知道您方不方便跟我们简单透露下这次任务的进展状况?”
一边说着,一边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根皱巴巴的烟朝车上递去。
“小刀阅报?没听说过。”
刘庆余皱了皱眉,并没有接过递来的示好。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基地的作坊小报团。
“是是是,我们报社才成立没多久,这不是想着辛苦点能做出点成绩来吗。”后面跟着的发福男子憨憨地笑道。
进入了末世,由于卫星系统瘫痪导致电子新闻媒体行业受到了巨创,退而求次,原本被搁置的传统报业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很多信息又开始以纸质的形式进行传播。
特别是活在基地的幸存者们,所有人在经历了可怕的劫难后,面对现在这个到处都是吃人怪物的世界,心理都是处于极端绷紧的压力状态,再加上原有的生活模式被彻底打乱,电子信息中断,大部分人都是无所事事地惶恐度日。
这个时候,一些简报在基地里应运而生,有的是最新新闻,有的是消遣娱乐,从这些廉价的简报上,很多底层的人一方面可以了解当下新的局势,一方面也能当做枯燥基地生活的调剂。
这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有了这些纸质文字信息的流通和传播,基地里高居不下的犯罪率和自杀率也下降了很多。
看到这些简报带来的好的一面,管理层不仅默许了这些小报团的运作,同时也成立了官方报社。
随着这种需求在基地中越来越高,各种各样不成规模的报刊作坊也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小刀阅报应该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