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曲江池诗会

作裁判的几人都是当年老秦王府十八学士里面拔尖的几位,当然也是名传大唐的大儒,其中就有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国子监助教陆德明,大儒虞世南,老十八学士之一的姚思廉、褚亮、许敬宗,大儒颜师古等人。

众人就坐之后就开始闲谈,孔颖达挨着虞世南,两人是多年的老友了,孔颖达小声问道:“听说你给克明公那儿子开小灶了?要我说,你就不该趟这趟浑水,那孩子我知道,毫无才学不堪造就,连个国子监入学考试都过不去,你去给他讲课,今日如果不见成效,岂不是折了你的名声?”

虞世南抚须微笑,似乎不以为意,看了一眼孔颖达,对之反驳道:“非也,道听途说岂可当真?想必你没有真正跟那孩子接触过吧。

老夫认为恰恰相反,他是个可堪造就的大才,而且并非传言那般无才无德,反而是个直率纯净的好孩子,颇和我的胃口。”

“不可能啊,那国子监主簿是我亲自指派的,他不敢欺瞒我和陛下吧。”孔颖达惊讶道。

“呵呵,你国子监的事情老夫不好插嘴,是不是欺瞒或者其他原因,今日试过就知道了。

不过,冲远(孔颖达的字),今日你身为裁判,可不能先入为主的看轻了那孩子。”虞世南叮嘱道。

孔颖达老脸一红,老友说的隐晦,但二人相交多年自然明白这是对方给自己留面子了,这就是说,上次考核杜少清的事情有猫腻,看来今日要留心了。

“放心,我主管国家教育,哪里做过徇私舞弊治学不公之事?”孔颖达点头道。

皇帝李二此时也在跟身边的国舅长孙无忌攀谈着,“小冲这孩子真的长大了,知道为国分忧,这个曲江池游园诗会的确不错,既能激发人才向学之心,又能给长安增加一项与民同乐的好活动。

依朕看,如果此次游园会成功的话,那么往后年年可以举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