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文化导向

君临战国 龙竹 1277 字 8个月前

辰凌回到燕国已经一个月了,天气由春季转为仲夏,各地农耕基本忙完,青苗茁壮,郊外到处是农家忙碌的场面,辛勤劳作,日出夕归,和平的环境,给百姓带来一种祥和安逸。

燕国暂时没有战事,征兵役也没有那么紧迫,大部分劳动力留在了乡村田野,由朝廷和地方机构组织民力开垦荒田,修筑河堤,铺路修道,把各乡村的山路和大路都连通起来,便于车马行走。

等农田的活忙完,许多富余的劳动力可以进入城外的坊市打工,有的是每日结算工钱,有的是三日一结算,农夫们赚取一些闲钱外快。

和平的环境,使得燕国朝政稳定,经济得以发展,草原与燕地的贸易频繁,以乌兰察布的自由坊市为前沿,自由贸易区的货物交换,使得草原部落上的毛皮、兽骨、牛羊、马匹等,得以向中原输送贸易。

这样一来,燕国赚取差价和关税,获利不少。

辰凌督促政治、经济、军事、律法的同时,对文化格

外看重,要控制燕人的思想,让更多的民众接受燕国的新政,必须把文化坐起来,形成独特的燕国文化,使万宗同源,趋于向燕国靠拢,这样使天下人都觉得燕文化,丰富而潮流,纷纷效仿,归附之心自然就强烈了。

等到诸侯国人,都不排斥燕文化,甚至欣欣向往的时候,会自发移民、迁徙来到燕国生活,即使将来燕国消灭其它诸侯国,那些国家的子民,也不会太排斥,这就是文化的同化力量。

辰凌找来太学院一些教授,还有文华殿的一些学士,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第一是简化复杂的燕篆体,向隶属过渡,笔划繁多的字,要削减一些,文字太繁杂,不容易全面接受和应用。

第二,以训诂的方式,对文字进行注音和反切,解释每个字的来意、寓意等,做成‘燕氏字典’,对常见字和生僻字统一按照音韵或笔划的形式,进行编辑成典册。

第三,撰写太学报、大燕日报等,对于学术、国家建设、诸侯大小事进行报道,然后印刷发放,以燕国的视角来解读诸侯战乱,把燕国自身美化,把燕人进行思想教育,控制民众思想,紧紧围绕在朝廷的核心利益上。

有句话说的好,民众是愚昧的,也是盲从的,国家大小事,民众无法看透,也不可能所有细节都解释给他们听,只有官方言论,掩饰事实,把民众的目光和思想,全部引导在朝廷希望看到的方向。

这几件事交代下去,整个太学院、文华殿的文人墨客们,开始了编撰整理,一场文化学术的改革随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