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深入人心

君临战国 龙竹 1410 字 8个月前

老燕人满眼泪花,经过数年国破家亡的生活,都会复兴的燕国,格外珍惜、称赞。

辰凌受民风感染,轻轻一叹:“由此朴实国风,焉知燕国不能一统诸侯?”

回到襄平城,又一件大事等着他,那就是秦国公主远嫁而来,已经到了襄平城,因为燕王御驾亲征在外,因此没有大婚,住在国驿府馆,此时归来,燕王就要大婚了。

由于涉及燕国与秦国的联姻外交,又是燕王即位后第一次大婚,因此这次婚礼要办的无比隆重,规格宏大,与民同庆。

这件事,可大可小,对于掌管礼仪、外交、祭祀等的文官来说,这可是诸侯迎娶,关乎两国的外交颜面,奉常卿郭隗、典客卿张贽、御史大夫苏代联名禀奏了太后,要求大办婚礼,并向中原各国送外交请柬,定在下月初六,吉日大婚。

易太后本身就是秦国的公主,对娘家的姊妹,自然很是欢喜,按着辈分,易太后与赢珂儿都是秦惠文王的女儿,只不过并非一母所生,年纪也差了近二十岁,赢珂儿嫁给燕王,固然乱了辈分,但是在战国时期,这种王室之间联姻,这些伦理关系根本不值得一提。

奈何赢珂儿一门心思放在‘辰凌’身上,对于这门联

姻,真是寻死的心思都有了,要不是关乎两国远交结盟大事,她中途就要以死明志了,到了燕国后,终日以泪洗面,看得易太后都是一阵心酸,苦心相劝,却又不能说出真相,也很为难,于心不忍。

辰凌回宫后,立即召见朝廷重臣,乐毅、苏秦、剧辛、郭隗、淳于臻、苏代、荆燕、顾彦章、杨延和、纪绛、徐渭公、张贽等人,询问这一个月来,军机政要、新法推行的情况。

乐毅回道:“禀大王,田地、赋税、兵役、官制、律法等十论檄文相继抄送到各郡县乡里,变法推行两个月,已经趋于平稳,大势稳定,有一些闹事者,皆出于老宗族年长一辈的人,蛊惑族人反对变法,不过一些年轻族人获得了土地,收成良好,有了独立做户主的权利后,已经逐渐脱离宗族的影响,对变法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辰凌问道:“派到各郡县任官的士子们,表现如何?”

苏秦道:“这些士子经过筛选,品质都是上佳,吃苦耐劳,适应了我燕国暂时的贫困,在地方执政为民,推行变法,都有些功绩,维持新法稳定下去,没有问题。”

“那就好,建立太学的事情准备如何,秋季能否向燕国全境,以及中原士子发邀请函,选拔入学,进行教学,授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