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凌的身份落出水面,让郭隗和淳于臻这等燕国重臣垂泪涕流,亡国之辱,哀民之痛,让这两位老臣百感交集,只差一位扭转乾坤的主公,完成复燕大业。
由于太子平生性残暴,燕王哙在世的时候,他就不务正业,整日在太子府花天酒地,不为燕王所喜,后来燕王哙听信谗言,误传王位与相国,学习尧舜禅让,导致燕国破裂不堪。
燕国朝廷内因此分成了三股势力,一部分追随太子,逃到了太白山一带,一部分投靠了相国子之,齐国攻陷燕都时,大部分死于非命,剩下部分臣子则跟随易王后和王室族人逃到渤海岸边渔村一带,企图借助外力复国。
易王后的势力,明显不如太子,因为她没有王位继承人,所以名不正言不顺,如果公子职忽然出现,就会使易王后这一方,法码大增。
“公子,燕国非久留之地,现在魏国太子要在秋猎大典上,致你于死地,不如今夜就潜逃出魏国,回到燕国去,主持大局,平定祸乱。”郭隗回到了正题,劝解说道。
“这些我都明白,不过,暂党时我还不能走。”
“为什么啊?魏国太危险了,而且一旦齐国、赵国、魏国知道了公子的身份,肯定会对公子不利,齐国不用说,其它诸侯国,肯定会挟持公子,要求获得更多的
筹码,甚至会替齐国、太子平,除掉公子。”淳于臻十分谨慎,因为公子职的身份非同小可,不少势力希望见到他横尸街头,没有后患。
“留在魏国,有我的目的,而且当我现在恢复几分记忆后,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我更不能走,回到燕国,暂时无法改变局势,因此我要留在魏国,伺机而动。”
“这,易王后非常挂念公子安危,如今公子无恙,尽快赶往燕国,才是当务之急。”
辰凌微笑道:“我并没说不回燕国,而是等待时机,首先,请两位发出密函,告知母后一声,就说我已在魏国,但不可对任何人声张,因为我又一个大的计划,要算计东方五国。”
“第二,我会单独写一封书信,让母后在燕国筹备力量,等待我回国,另外借助秦国的力量,威慑齐国,让他们有所顾忌,暂停对燕国全境的攻打。”
“第三,你们继续留在魏国,参加秋猎大典,这些日子活动在诸侯使者之间,打听各国的虚实,最好去游说魏王和魏国重臣,借助魏国的兵力,对付齐国,但这个过程中,我们之间,还装作不认识,我是魏国的辰凌,而不是公子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