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大峡谷的地貌主要以岩浆岩为主,泥土沙石较少,河水较为清澈。
刘伟跳进水里拍摄的画面,在观众的视觉里,仿佛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
潜水直播设备呈现出来的画面比纪录片中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还要清晰。
“怎么样?兄弟们,这个设备不错吧!”
刘伟洋洋得意。
开始往深水区游动。
深水区的水流相对平缓,视野更加开阔。
很快,刘伟便发现了美洲短吻鳄。
身体倾斜在水中,头部朝上,摆动尾巴往前游动,扭动四肢控制游动方向。
“嘿嘿,让我逮着了吧!”刘伟微笑道。
他没有着急追上去,依靠着流水匀速往前飘动。
鳄鱼对水纹波动非常敏感,如果刘伟游动身体追上去,很快就会被发现。
刘伟选择先保持距离尾随在鳄鱼身后,仔细观察它的身体特征,发现了一点端倪。
他能够确定这是一条成年的美洲短吻鳄。
区分美洲短吻颚的年龄非常简单,一是看它的体长,眼前的这只体长大概在两米五以上了,在成年美洲短吻鳄的平均体长范围内。
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鳞片的颜色,随着年龄的增长,美洲短吻鳄身体皮肤会越来越黑,最后形成一种冷兵器时代黑色盔甲的颜色。
在它刚出生的时候,身上均匀的分布着淡黄色的条纹,这些条纹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逐渐淡化掉。
特别是完全在野外生长的美洲短吻鳄,成年之后,黄色的条纹几乎很难看见了。
但是刘伟发现眼前正在游动的鳄鱼,身体上的黄色条纹还比较明显,而且全身的鳞片并未达到深黑色的程度,偏灰色。
最奇怪的地方在于,它的尾部与体长的比列。
野生美洲短吻鳄的尾巴大致是整个身体体长的一半,眼前的这只明显没有达到这个比列。
但是以此来质疑它的物种身份,也是不妥的,因为它的吻端完全符合短吻鳄的标准。
摄像头拍摄到的鳄鱼头部,有最为明显短吻鳄特征,吻部较短较宽。
同时下牙和上颚凹陷处完美契合,在嘴巴闭合的时候,下牙自然而然藏在了上颚中。
其它的鳄科动物,一般都会露出下牙。
所以身份毋庸置疑。
不过联想到这里不属于美洲短吻鳄的分布范围,刘伟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或许它是一只人工饲养的鳄鱼,从养殖场逃了出来,然后在野外存活了下来。
在美国,每年有数万条养殖的美洲短吻鳄被宰杀,鳄鱼皮制作成各种昂贵的皮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