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对。
这不是个错误,有可能只是“我”一人独居的生活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不,也不对。
既然“我”在有意识地疏远原先的朋友,那么代表着“我”仍然在追逐着超凡的道路。一个追逐超凡道路的人,而且是身经百战、细致入微的老兵,会因为独居就放松对环境的细节处理吗?
“不可能的。”
“我不会这么做的。”
杨喃喃道,自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
这种感觉很奇妙,站在第三人的视角,以旁观者的思维,模拟、分析、代入自己的角色中去,推导自己下一步的行动。
其实念头一起,自己当然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可如果变成了用分析的思维模式,来推导自己下一步的想法和行动,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就很奇妙了。
就像是明明翻开答案,将答案抄在题目下方,多么舒爽的操作,然后非要再一步步推导回题目中给的条件,验证答案的正确性。虽然是多此一举,但换个视角看题目答案,却有种不同的领悟和感受。
杨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仿佛在挖掘宝藏一样,下一秒都有可能是惊喜,挖掘出“自己”不为己知的一面。
“是线索吗?”
手指顺着相片一路摸过去,杨的手指一顿,忽然摸到了一些凹进去的刻痕。
仔细摩挲了一番,他发现了一个很巧妙的设计相框底端刻着一些痕迹,橱柜内侧的壁板上也刻着一些杂乱的痕迹。乍一看壁板上的痕迹似乎都是涂鸦和无序的花纹,而相框压在壁板上,底端的痕迹也被掩盖了起来。
即便有人发现这些刻痕,可是相框压在壁板上,要么只能看到壁板上的痕迹,要么拿起相框发现底端的痕迹,但相框的痕迹却与壁板的刻痕断开,没有任何逻辑和匹配的地方。
只有相框压在壁板上的时候,才会两种痕迹重叠组合,被拥有灵络观察的杨发现。
“superman”
杨一个个解读刻痕中隐藏着的密码字母。
“超人?”
“batman”
“蝙蝠侠?”
“joker……”
“c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