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血魔咒,母爱,哈德森太太平静糖浆

它们全都能让宝宝们立刻入睡……或是丧命。

给孩子们下药,哈德森太太这样的保姆界的专家权威是绝对不会陌生的。但是我们没办法怪她,相比于她的很多同行们,哈德森太太平静糖浆的配方已经很平和了。

其他的保姆或母亲这样做也说不上错,风气如此。吗啡和鸦片,真的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万灵药。尽管这既不科学,也不魔法。

婴儿的哭泣对耳朵来说可以算是一种折磨。特别是,当你是一个1900年劳累过度的保姆,要同时照顾十个孩子,孩子的妈妈在当地工厂工作。

或者你是家中长子(女),要照看几个小弟妹。

又或者你是一个精疲力竭的妈妈,本就无法再多熬一夜,却可能过不了多久又会多一个孩子需要照顾。

婴儿的那些哭泣可能传达了好几种信息,他们可能饿了,也可能身上沾了大便,或者是腹绞痛,或是牙疼。

一双手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只是他们哭得太大声了,那简直是噪声啊!

于是,你可能用得着温斯洛太太平静糖浆、戈弗雷氏甘露、杰恩氏顺气膏,或是达菲氏万能药之类的东西。

鸦片是这个时代畅销全球的商品。鸦片馆全球开花,吸食固态鸦片做成的大烟,是在中国的鸦片生意常用的供销产品。

但在西方,占据大份额的还是液态的鸦片酊。尽管没有直接服用鸦片有效,但这种衍生药物更为强劲,而且味道更好。

添加的酒精可以起到兴奋和改变情绪的作用。

很多医生都推销这种药品,它们出乎意料的“便宜”,而且你无须处方就能买到,并在家中安心使用根本不需要去鸦片馆。

不可避免的是,如此便宜的药物一路上都伴随着上瘾的阴影。

它是一种能在社会各个阶层暂时驱逐所有障碍的麻醉剂。

1821年出版的《一个英国鸦片吸食者的自白》一书中,作者托马斯德昆西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对鸦片酊的上瘾。兰斯洛特见过自己家老爹时常也能有这么个鬼畜的发癫状态。

“这是一种万灵丹,能治愈所有苦痛。幸福,用1便士就能买到。”

托马斯也写到了坏处:“我似乎每个晚上都要陷入……裂缝和没有阳光的深渊……最后沦陷到彻底的黑暗中,因为一种自杀式的绝望。”

上瘾并不是玩笑,药剂师们因此卖出了大量鸦片酊、鸦片剂、麻醉药。

时代如此,兰斯洛特的父亲就曾经是个瘾君子,幸运的是自从喝了龙血酒,鸦片,吗啡一类的东西对大侦探先生就和香烟没什么区别了。

老实善良如哈德森太太,她不能接受注射吗啡,吸食大烟。但是兰斯洛特不止一次见到哈德森太太给她推荐自己秘制的哈德森天天平静糖浆。这实在是有点,有点……圣使!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兰斯洛特很庆幸自己从国外回到贝克街211b的时候已经有四岁,不需要用哭闹来找大人要东西吃了。不然的话,谁知道哈德森太太会不会喂他吃哈德森太太平静糖浆?

得想办法,帮哈德森太太戒了糖浆这个东西。

到底还是个年轻小老太太啊,tooyoung。真以为喝神仙水1不上瘾啊……

注:1二十世纪初香港流行的一种止咳糖浆。内含有很大剂量的阿片类物质。有很大的成瘾性。

名字好像真的叫“神仙水”。

阿片类物质可以松弛气管平滑肌,的确有止咳的作用。但是这就跟砍掉手止痒是一个操作。根本犯不上。

相关药品法规健全之后,很多地方就禁售且禁止生产了。

不过作者君的导师说,上次去某港交流学习的时候,还能看到有人兜售“神仙水”。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活着不容易。活在一个医疗发达昌明的时代更不容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各位没事千万不要作大死。

还有,感冒了,能抗就扛过去。没事别喝止咳糖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