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韩国男艺人,看向梁萧的目光就很是羡慕了。
陆繁微微摇头:“我只是说,它有着强烈的宣德特征,没说它是宣德年间的。这一件面具,应该是清朝仿造的。而仿造的对象,就是宣德铜器。
你们也应该知道,清朝的皇帝比较自大,像康熙乾隆这些自命不凡的皇帝,觉得自己的皇朝是历史上最强的。
因此,在这个时期,他们曾仿造了非常多古代的奇珍异宝,尤其是宋朝和明朝的艺术文化,比如铜器、瓷器等。
宣德铜器,作为明朝艺术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还不说,清朝仿造的宣德铜器,尤其是宣德炉,仿造得非常精美,虽然不是正宗的宣德炉,却价值不低
。”
听了陆繁的话,黄文斌和李修珉忍不住点头。
他们清楚,清朝仿造的宣德炉,曾经拍出上千万的天价。
“可惜,明朝很多艺术工艺都失传了。”李修珉感觉很遗憾。
在明朝,尤其是永乐、洪熙、宣德三个时期,可谓是艺术工艺发展的黄金时期,打造了明朝,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艺术工艺巅峰。
明代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开创了33年的繁盛局面,有“永宣盛世”之称。永乐皇帝在位期间,郑和下西洋远播中华文明,大型丛书《永乐大典》的编纂则空前系统地梳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这段明王朝的鼎盛时期,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复兴的文化都透过遗存的文物闪耀出璀璨的光辉。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瓷器、漆器、金属器等各门类工艺美术创作取得的非凡成就,恰恰印证着明代工商业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
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以年号命名的艺术品类并不多见。永宣时期至少占了两种,“永乐甜白”与“宣德炉”都是其中响当当的“艺术名片”。
“甜白”,听起来就甜到心底。这指的明代永乐时期创烧的一种白釉品种,白如凝脂、素若积雪,被视为古代白瓷之顶峰。它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这种高质量白瓷的诞生,为青花、釉里红的彩绘作了很好的衬托。
至于“宣德炉”,那更像是一个传说。
明代以前的铜器都是青铜,容易生锈。据说明代宣德年间,碰巧暹罗国进贡了一批甚为特别的风磨铜,宣德皇帝朱瞻基突发奇想,要用这批铜制作一批香炉。
这位皇帝很有意思,居然亲自参与了这批香炉的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