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都不卖
不远处的蔡英看了,稍微有些不屑。
那么低档次的砚台,他是看不上眼的。看来,他还是高估了那小子,原本还觉得是个挺厉害的人物。
青年鉴宝大赛蔡英没有参观,否则就不会这么想了。
和别的砚台有点不一样,这块砚台是红黄之间的颜色。有人可能会觉得,墨是黑色的,这样的颜色的砚台,显得非常不搭配。
其实,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洮河石、端石、歙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因此,颜色并不单一,黄红之色并没有太奇特。
“红丝砚?”李修珉疑惑问了一句。
他心底,还有句没有说出来:挺一般的呀!
郑先生点头:“嗯!是红丝砚。”
红丝砚虽然没列入四大名砚,但名气并不弱。就其质地、颜色与纹理来讲,是较具实用、收藏与观赏于一体的佳砚。早在唐宋即负盛名,誉为诸砚之首。
在北宋早期,黑山红丝砚石材就已经很稀少,开采难度很大。所以到宋代后期,因材源日渐枯竭,从此走向衰落,并退出四大名砚行列,以后遂湮没于世,几乎不为人知。元代以后偶有制作,多用宋代遗留旧石琢制,且工型简单,为数甚少。
在郑先生眼中,红丝砚主要还是看“红丝”的纹理。
红丝砚纹理极具变化,文字、动物、山水、人物等图案都在似与不似之间,使人产生无尽遐思。
而他这一方红丝砚,并没有多大的特色,纹理没什么特点,石质还算ok。
“没有石眼,也没有墨雨,陆兄弟,你看上它什么?”李修珉颇为不解。
红丝石偶有石眼出现,在纯净的红丝石面上
,有球形青黑色一体,称之为石眼,虽不及端砚眼之美观,但也亦为一奇。
而所谓的“墨雨”,是指红丝石面上出现的点点墨迹,有的墨迹似宣纸上的泼墨效果,周边有渲染的墨晕,墨雨和红色或金黄的石面相映衬,颇具观赏价值。
可惜,眼前的这方红丝砚,均没有具备这些令身价暴增的因素。
“错了,它不是红丝砚。”陆繁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