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八大山人

大鉴宝家 庾乐 1200 字 9个月前

“那就要小心了。”

得!这回,连陆繁都忍不住翻白眼。你丫的,口风变得很快呀!前两秒钟还说无碍,后两秒就喊人家小心。

杨茹都忍俊不禁,噗嗤一下笑出来。

“单单从材料分析,那是很片面的。虽然说,不同年代,纸张的制作方式会发生变化,但这也仅仅只能判断纸张的年代,不代表作品诞生的时代。”陆繁目光盯着画面说道。

书画所用的材料绢和纸对于书画的断代起着一定的作用,这里说的作用,是一定的,必须要注意。

比如,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从表面来看,

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元代的绢总的说来比宋绢显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稀松的状态。明代的绢总的看来也是比较粗糙。

明代早中期有一种质量较低较稀薄的绢,由于这种绢太稀薄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汉、晋古纸,所见都是用麻料,较多的是用麻布、麻袋、麻鞋、鱼网等废料的再生物,也有用生麻--北方用大麻、南方用苎麻。

“这纸张,是明朝时期的没有错。墨迹的话,也不新,但看着不像是明朝遗留下来的。画风奇特,画面上的事物,都是奇形怪状的,用现在的话来评价,那就是有点抽象派。这和八大山人的身份,以及人生经历有关。从这来看,似乎又没问题,很符合八大山人的风格。”陆繁分析道。

但其实,心中早就有了答案,他现在只是从正确答案的角度去分析。

八大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

过他那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那种怪怪奇奇的变形画来表现。

比如,他所画的鱼和鸟,寥寥数笔,或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倾是而非。特别是那对眼睛,有时是个椭圆形,都不是我们生活中所看的鱼、鸟的眼睛。

再比如,他画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画家画那个样子,浑浑圆圆,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他想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稳当,立不立得住。

“还有这落款、印章,都看不出什么破绽。”

看着陆繁说得头头是道,拍卖行的鉴定师却撇了撇嘴,暗想:这人也一般嘛!说的这些,很多人都能看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