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石棺

风水大宗师 三两二钱 1637 字 10个月前

杨筠松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非常的敏感,不单是因为同为杨姓,更不是因为杨家自认杨公传人,而是说杨筠松的那本遗著扶龙经,是导致了这一切事情的导火索,能想到杨筠松的人绝对不止我一个,他们两个在看到这个资金道袍的时候几乎同时都看向了我。

“看我干啥,我也不知道。”我耸了耸肩膀道,说完,我放下了这个资金道袍,在箱子里面继续寻找,最后找到了一个金黄色的绫罗绸缎,绸缎的两端为白玉玉轴儿,一看到这东西我们就大概知道了是什么,这东西在影视剧里面非常的常见,可不就是圣旨吗?

我匆忙之间打开,打开之后里面是一些繁体字,这些繁体字我并不能认全,就递给龙十三道:“这上面写的啥?”

龙十三接过圣旨,过了一会儿,他说道:“这个圣旨的意思是,唐僖宗任命杨筠松为一品国师,护送永平公主入吐蕃为后。”

这就解释了杨筠松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种事我也可以理解,杨筠松的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事,实际上杨筠松也是一个奇人,西藏这边地理气候恶略,让这样一个人为领队护送结亲的公主也无可厚非。只是杨筠松如果就是来这里护送永平公主的,那为什么吐蕃王还特地的给他修建了一个道观?还准备让这个大

唐国师在这里常住不成?

“这里还有一个!”杨婷在这时候,在箱子的底部发现了一个小块的金丝稠,虽然这个材质看起来非常的华丽,却并非圣旨,但是在打开之后,我看到在这一小块金丝绸上用朱批写了一行字:见机行事。

在这一行字的下面,印着大唐的国玺,跟之前的那个圣旨上印的国玺一模一样。

这一句无厘头的见机行事,就不像是圣旨的风格,这更像是一个手谕,这四个字不难理解,难道是让杨筠松见机行事的意思?

我闭上了眼睛,脑袋里不停的在勾勒去还原那件事儿,现在我们哪怕是猜也要先猜出一个想当然出来,因为杨筠松在这里的出现让我倍感压力,难道这里的一切,也跟扶龙经有关?

我想了几种可能,第一种就是杨筠松护送永平公主为虚,实际上是他要来这里有别的使命,他在跟唐僖宗汇报之后,唐僖宗告诉他见机行事。

或者就是,杨筠松在到这里之后,发现了一些事情,汇报给了皇帝,所以才有那种可能。

所以不管是杨筠松来之后知道的事情,还是来之前就知道的,他跟唐僖宗之间肯定有书信往来,杨筠松是个风水大家,他更是看破了中华未来的一切走向,所以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精准的算计着后人。

“杨筠松肯定不会死在这里,他要是在这里死了,就不会有扶龙经传世了,你看这情况,当时应该是情况紧急,他本身都已经打包收拾好了东西准备走,却因为慌乱而什么都没带,可以断定,他在这里肯定没干什么好事儿。”龙十三道。

“再找找看,看看有什么别的东西没有。”我没有回他的这句话,说完直接在这个屋子里找了起来,杨筠松是谁?大唐风水第一人,扶龙经一书的原创作者,如果能找到他遗留在这里的稿子之类的,那绝对够我们受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