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海这一次态度坚决,而这一次,杨当国也不愿意再回学堂,而是眼泪汪汪的看着杨延昭道:“师傅,我是不是真的没有半点根骨?”
杨延昭摸了摸他的头,对杨文海道:“既然如此,这孩子我就带在身边。”
杨文海走后,杨延昭对杨当国道:“明日我送你出杨家,去我那故人那里研究文化,以后考取功名。”
杨当国摇了摇头,双眼通红。
可是这一次,杨延昭真不是对杨当国商量而是命令,见这孩子如此执拗,杨延昭道:“你若是有半点天资我断然也不会如此,既然不能入这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小小年纪怎么如此执拗,非要吊死在这一棵树上?!”
杨当国还是摇头。
“我说了去就是去,此事由不得你,既然入
我门下,总要为你负责!”杨延昭道。
杨当国跪了下来,抱住杨延昭的腿哭道:“师傅,不要赶我走,我知道我没有根骨,但是奶奶说了,笨鸟先飞,别人一年可学会的,我哪怕用三年都成,只求师傅给我时间,不要赶我走。”
杨延昭这次心意已决,不是他心狠,若是他心狠就不会收杨当国入门,只是他知道杨当国在这里就是浪费时间而已。所以任凭杨当国哭求他也不为所动。
最后,杨当国哭的大口咳血晕了过去。
杨延昭抱起杨当国,叹气道:“孩子,你这是何苦?”
他抱起杨当国进了屋子,把他放在了床上,杨当国的小脸上还是带着泪痕,就连梦呓都在叫着师傅不要赶我走,杨延昭又于心何忍?可是他死前想去,都感觉杨当国留在此地没有任何前途,就算如同杨当国自己所说,别人一年可学会的,他用十年,这并不是办法。
这一行与其他行不一样,勤能补拙并不适用。不得不承认,这一行算是玄学,而玄学中人,都
是吃天之饭,得天眷顾之人。
——等杨当国醒来的时候,师傅早已经不知去向,而他身边放着一本泛黄的书籍,上面写了道德经三字,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中药的香气,杨当国昨日大口咳血只感觉胸前一片火辣,扶着墙根儿走出门看到在院中熬药的师傅,不由的双眼浸湿。他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师傅要赶他走是为他好,他知道,他更知道师傅是个好人,跟奶奶一样的好人。
但是他不能走,奶奶还等着他去救杨家,他走了,哪怕是考取功名也没用,他必须要在这里学艺功成才能回去跟奶奶交代。
不过他醒来的动静还是惊动了杨延昭,杨延昭回头道:“过来,等药煎好喝下,你昨日伤了心肺,若不医治会落下病根。”
听了这句话,杨当国觉得师傅是这世界上跟奶奶一样对自己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