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杨筠松嫡系一脉

风水大宗师 三两二钱 1413 字 10个月前

宋忠义离开是九道河子赶赴京城赴任,这一路上一直以来都是心事重重,九道河子的风水格局当中定然隐藏着一个极大的隐秘,这是宋忠义的直觉,为什么说极大?那是因为他看不懂,宋忠义能进入钦天监,对于风水堪舆之术的领悟自然是不差,一个钦天监大人都看不出名堂的地貌,其中隐藏有多深可想而知。按照宋忠义的性子,他并不会懊恼自己的不足,这一行基本上全靠天资,自己天资只有如此那能怪谁?也正是因为宋忠义这样的性子,他不会就口头上答应冯金巧,肯定是把杨家,把九道河子之事当成正事来办,毕竟钦天监算是一个闲差。

回到京城之后,他最先做的事情不是去找那杨筠松一脉的传人,而是找人去调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卧龙先生。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独有的圈子,那卧龙先生敢自号卧龙,本事又在宋忠义之上,那在京城这一行中应该也是一个有名号的人物,但是宋忠义打探了一圈儿,竟然丝毫没有消息,这一行里的人物没有人知

道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人,甚至说很多人在初听到卧龙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会骂一声此人之狂妄,竟然敢用诸葛孔明的名号。

这一点更让宋忠义感觉蹊跷,按照冯金巧的说法,当年杨奉贤与卧龙先生结交,卧龙先生乃是名动京城的风水大宗师,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无人知晓?他把这原因归根与时间久远,年轻人不知道那一个辈分的人,但是杨奉贤与杨如是二人都算短命,虽然历经三代但是时间跨度并不算大,宋忠义就找到圈子里的一些老前辈来打探,但是也是一无所获,似乎北京城里从来就没有过这么一号人物。

就这么一打探,距离宋忠义离开洛阳回京已经半月有余,想到与冯金巧之约定,宋忠义决定就找自己的那一个故人,打探卧龙先生之事先放在一边,但是无疑宋忠义心中更坚定这个卧龙先生有鬼,事出反常必有妖,他人不知卧龙名讳,唯独杨奉贤认为他名动京城,这一点着实奇怪。

宋忠义所说的这一位故人,乃是杨筠松一脉的嫡系,杨筠松是谁?唐玄宗时期的紫金光禄大夫,

掌管灵台天文地理事,可以说是唐代国师,现在世人所学风水术另有一个说法就是“杨公风水”,由此可见杨筠松在很多地方都被视为风水学说的祖师爷级人物,宋忠义说的这个故人命叫杨功赞,乃是杨筠松一脉当代嫡系的家主,说是故人,其实二人只是泛泛点头之交,杨功赞是真正的当代风水大家,之前宋忠义曾经在钦天监的时候与他交谈过几次而已。

古代的任何行当都极其讲究资历的辈分,更别说神秘的风水一行,杨筠松一脉的人都非常的傲气,毕竟是风水正宗,但是这一脉的人有组训都不入朝为官,虽不入朝为官却地位超然,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达官贵人都对这一脉的人以礼相待。

宋忠义给杨家递了拜帖,递上拜帖之后他就在家,连夜绘了一图,这图中的内容就是九道河子的风水格局,从杨奉贤父亲的斑鸠落田阳到陈家祖祠遗址等等都在图中并无半点纰漏,等杨功赞抽出时间见他的消息传来,宋忠义马上就带着图纸奔赴北京城的杨家。

这才是真正的豪门。

杨功赞此人不喜结交权贵,对于登门拜访的贵

人们都并不待见,但是对于风水同行态度却一向很好,只要品行过关来讨教风水上的东西他都会以礼相待,宋忠义这个人虽在朝为官但是也是一个淡泊名利之人,特别是几次交谈之下杨功赞感觉此人虽然天资不足但是胜在喜好钻研,对宋忠义也是颇有好感,二人相见杨功赞是要摆酒相迎。

二人席间推杯换盏之后,宋忠义拿出了那张此前已经绘好的图纸递了过去道:“老哥,小弟今日前来虽然贪杯却不是为了蹭老哥的佳酿,实在是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

“这是?”杨功赞看着那个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