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同僚姓宋,名忠义,有忠义无双的意思,这宋忠义对那钦天监大人所说杨家之事非常有兴趣,所以就派人前去打探,钦天监嘛,若非有大事发生一般都比较清闲,他派去打探的人一回来,宋忠义就对此事更感奇怪了。
杨奉贤本是朝廷命官,后来因与巨贪和珅案子产生了一点关联而被罢黜,罢黜之后回了故里九道河子,成了九道河子的大户人家,这没什么蹊跷之处,但是蹊跷在于杨奉贤在当年洛阳城的那一场大旱之中开仓赈灾,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后来因此杨奉贤重新进入仕途主政洛阳,虽然算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但是杨奉贤在任上兢兢业业把这洛阳城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更是因为杨奉贤为官一方再次受到褒奖,去山东要做道台,但是杨奉贤死在了去赴任的路上。后来当今圣上的确因为杨奉贤的功劳钦赐了金头陪葬,杨奉贤出殡这一天,整个洛阳都为他送行,可以说这杨奉贤在洛阳城民望极高。
这是第一点奇怪的地方,这样一个对民对朝廷有莫大的功劳之人,特别是开仓赈灾这一件事儿,可是积了莫大的功德,这样的一个人就算以后仕途上没有太大的成就,起码可以安度晚年,但是却为何会惨死在赴任的路上更是尸首异处连个全尸都没有?更有甚者,这样的一个人有三子两女,最后只留下一子,其他的全部都惨死?这不对劲儿,老天有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如此一个杨奉贤似乎绝对不会有如此的报应。
第二奇怪就是杨如是,杨如是这个人是个经商奇才,杨家的家业在他的手里很快就发扬光大,杨如是年纪轻轻的就成了洛阳首富,并且他并非一个为富不仁之人,做生意全凭良心并且对灾民多有救助。但是此人年纪轻轻的却废了男人之根本,不能人道。后来此人生意收缩,并且在洛阳广设学院,穷苦人家读书分文不取,教育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以说宋忠义对这个杨如是都是非常的敬佩,敬佩此人经商头脑,更是敬佩此人之胸襟。
但是这样一个本身福寿兼具之人,为何会中年身体抱恙,后来更是死了一子只留一子,再后来直接一命呜呼了?
钦天监大人口中所谓杨家的善缘,就是来源于这两代人,可以说这两个人的确是不多得的好人,咱不说好人有好报的说法,起码这二人不该受此灾难却都是中年惨死,这让宋忠义非常难以接受。而偏偏的,宋忠义是一个非常钻牛角尖的人,他感觉这杨家之事颇为蹊跷。
若是有善缘,为何几代单传,家主中年惨死?
若是天怨之家,为何此次张真人都要下赦令保杨家香火?这之间实在是太过矛盾了。
最终,宋忠义决定走一遭,去一趟洛阳,他把这件事跟自己的同僚,也就是那个钦天监大人说了一遍,那人也表示赞成,这次的洛阳之行,
他也感觉到了事情蹊跷的地方。所以这宋忠义干脆报了个假,没有用官方的身份,只带了一个随从就奔赴洛阳而去。
他此次去,一是解心头疑惑,二是实在敬佩杨奉贤杨如是包括冯金巧这几个杨家之人,自己若能找到问题的根源,也好早日为杨家解决。
宋忠义到了洛阳之后,直奔九道河子,他最先看的就是杨家的风水,包括整个杨家的坟,更是打听到了杨奉贤那一支人坟茔的具体位置,宋忠义看完之后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地方蹊跷,但是前面说了,他是一个执拗的人,所以就连着几天干脆就蹲在了祖坟这边,一个个的仔细研究,从坟茔的埋势,都地下的土质都一一的研究。这一天他把几个坟茔下面取了土研究了之后天色已黑,加上非常疲惫,一不小心就在杨奉贤太公的坟地上睡着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