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徒南薰表现得十分豁达,但傅玉衡可不相信,一个人与仙道失之交臂,会真的毫无芥蒂。
她只是不想让自己忧心而已。
徒南薰道:“别的也没什么,这是父皇派人来催剧本了。”
至于其他的,像琉璃工坊新造出了一批电视机,却在出售当天便被抢购一空的事,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些事柳长州都会处理好的。
傅玉衡点了点头,笑道:“行吧。从明天开始,我就专心把那剧本弄完。”
“为什么是明天开始?”徒南薰好奇地问。
傅玉衡理所当然地说:“咱俩这么久没见,我当然得先陪你一天嘛。”
徒南薰脸颊微红,笑容却十分甜蜜。
夫妻一人靠在一起说小话。
“对了。”徒南薰突然想起一件事,“爹娘叫人送信来,说是已经启程返京了。想来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回来了。”
傅玉衡点了点头,“也是,栓子的婚期就要到了,他们肯定得回来主持大局。”
说到这里,他忽然问道:“对了,一叔一婶跟着来吗?”
徒南薰笑着睨了他一眼,“放心吧,一婶把老家的火柴工坊重新建起来了,如今干得如火如荼,才舍不得久离呢。”
傅玉衡若无其事地笑道:“果然,事业才是人最好的兴奋剂。这么说来,栓子的婚事,一婶就全权托给娘和三婶了?”
“那倒不是。”徒南薰道,“毕竟是父母高堂,一叔一婶来京主持完婚礼,就立刻返回山东。”
“哦,原来是这样啊。”傅玉衡点了点头,“那家里也该收拾起来,几位长辈住的院子都要重新打扫,床单被褥等,也都得洗净暴晒。”
徒南薰道:“这还用你说?我已经吩咐下去了。娘和三婶那里都有留守的人,一婶那边才需要我关注呢。”
除此之外,给傅栓准备的宅子也要重新打扫了。
当初女方来量屋子时,量的就是新宅子,做家具也都按照新宅子的屋子做的。
等到长辈们都回京之后,还得具体商议一番:傅栓和石家姑娘,是在寿宁侯府成婚呢,还是直接去新宅子?
傅玉衡道:“两边都准备着吧,便是去新宅子,那边地方小,宴客也得在咱们这边。”
由于傅玉衡爵位提升之后,并没有在家里大宴宾客。
旁人见他一心做出低调之态,自然也不会硬凑上来触他霉头。
可随着电视机越卖越多,想要和傅家拉上关系的人,是只增不减。
因而,要成亲的虽然是傅栓,可到时候来的宾客,大部分都是冲着徒南薰这个公主,和傅玉衡这个新鲜出炉的侯爵来的。
不管大家报的是什么心思,毕竟是带着贺礼,满脸笑容地来了,一顿好宴总得让人享受到吧?
反正这两年,满京城的权贵都摸出了傅玉衡的门道,给他们送礼,都是卡着规制来的,不会弄太贵重的。
送礼这门学问,准备的东西合乎对方喜好其实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顺着对方的规矩来。
就比如给傅家送礼,明知道人家迎来送往都不喜欢厚礼开道,你上来就给人送厚礼,人家不管收不收,心里都不会对你有什么好印象。
傅家送礼和收礼,都力求省事,但举办宴会却从来都没有将就过。
这次傅栓大婚,是难得的喜事,自然更要讲究。
因而,朱氏等一大家子还没回京,徒南薰便带着玉莲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婚礼做准备了。
同样积极的还有傅栓这个当事人。
虽然因着婚期临近,他们未婚夫妻反而不能见面了,但他丝毫不气馁,隔三差五就往石翰林家送点小礼物。
有时候是大剧院里新出的稀奇点心,有时候是在街上看见了有趣小玩意,还有的是出版社里的新书。
这其中,最得石姑娘本人喜欢的,是那些小礼物;但最得准岳父准岳母喜爱的,却是那些新书。
盖因出版社的新书不一定都会大规模发行,还有许多书是私人编纂,只印百十本,分给亲朋好友的。
由于这类书不大面积发售,都是有著书人自己掏钱刊印,他们做生意的,自然要尊重甲方的意见。
不过这些人也都会给出版社留上几本,算作是交个朋友。
说不定日后还要麻烦出版社呢。
傅栓往石家送的,也有很多都是这一类的。
不一定精华,但一定小众。
而石翰林本人,就是喜欢搜集这类小众藏书。
可以说傅栓这礼物送的,真是把岳父的心给抓住了。
等家里六个长辈回来,婚礼立刻就进入了正式交流模式。
他们头一天回来,第一天就往石家递了拜贴。
而石家的回应也积极,两家人第三天就正式在石家会面。
妯娌三个从老家带了许多特产,还给石家姑娘都准备了山东那边流行的头面首饰,还有山东特产的绸缎和棉布。
除此之外,还有些图案精美的丝织品。
石家几个女儿都知道,傅家的长辈们主要是想给石大姑娘,她们都是沾了石大姑娘的光,不免又是一顿打趣。
纵然石大姑娘落落大方,到底还是未出阁的姑娘,被姐妹们打趣得不免脸红。
好在石家家教严,姐妹们的打趣也比较有分寸。
见当事人脸红了,就发出一阵善意地哄笑,由年长的堂姐带着转移了话题。
五月一十三,宜乔迁、宜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