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倒霉催的六皇子 听了这话,玉……

听了这话,玉莲一颗心才彻底放进肚子里,脸上也重新露出了开怀的笑意。

因着方才怀疑了自家五哥,玉莲赶紧恭维,“我就知道,五哥不是那种迂腐学究,是个疼妹妹的好哥哥。”

傅玉衡瞪了她一眼,没好气道:“你也别恭维我,告诉你,没用。说说吧,你到底有什么打算?”

但玉莲可不怕他的冷眼,因为她知道,哥哥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从小到大,无论她是和别家孩子打架了,还是违背了爹娘的意思,只要自家五哥站在自己这边,她就什么都不怕。

“反正我将来不生孩子是一定的,若是能遇见个志同道合的丈夫,那最好。即便不能,我也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她从来不是那种离了男人就要死要活的女子,现在不是,将来也永远不会是。

其实她自己清楚,在这个人人都把香火传承当成头等大事的世界,她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丈夫,根本就不可能。

就算丈夫再爱她,一旦牵扯到子嗣,也必然会向世俗妥协的。

“所以,我想嫁入高门。夫家的权势盛了,我以后要做什么也更方便。”

——她自认不比任何一个京城闺秀差,夫妻真情和夫家权势,她总要得到一样吧?

傅玉衡挑了挑眉,“你怕是不知道,娘怕你将来被夫家嫌弃欺辱,准备找个地主富户把你嫁过去。”

再三确定女儿是铁了心之后,朱氏就有这种想法了,她还就此事跟徒南薰商议过。

其实朱氏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也是真心疼女儿,才会生出这种心思。

她觉得若是玉莲嫁入高门,若是在婆家受了委屈,傅玉衡这个没有实权的驸马,怕是想管也爱莫能助。

可若是她嫁入京城周边的普通富户之家,傅玉衡这个驸马爷的名头,就很够唬人了,对方肯定不敢欺负她女儿。

对于朱氏的这种想法,徒南薰是不置可否,傅玉衡则是持保留态度。

如今看来,玉莲自己是完全不赞同。

果然,听了傅玉衡的话,玉莲当即就皱了眉头,“娘真是糊涂了,我这种情况,嫁到哪家都注定不得丈夫爱重。

既如此,何不嫁个高门大户,见人不必卑躬屈膝?咱们家好不容易才从乡下搬到京城,还要叫我搬回去不成?”

见妹妹心里有数,傅玉衡便道:“既然你自己有想法,我自然是帮你的。”

后市看过新闻联播的都知道,所谓的“持保留态度”,其实就是不赞同。

对于母亲朱氏的想法,傅玉衡是不赞同的。

他的想法有一部分跟玉莲重合,还有就是他心里清楚,高门大户之间的联姻,并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联合。

只要他们傅家不败落,玉莲自己又能立得住,嫁到哪家都不会受委屈。

若是他们家大厦将倾,哪怕嫁到寒门小户,也挡不住夫家的嫌弃甚至虐待。

既然如此,何必要降低玉莲的交际圈和生活质量呢?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徒南薰忽然问道:“大妹妹,你真想到高门大户去做主母?”

玉莲笑着反问:“嫂子觉得,我的本事如何?”

徒南薰实话实话,“你虽是半路出家的,但天资聪颖,人又刻苦,并不比那些自小便学管家理事的大家闺秀差。”

眼前这一对兄妹,是她见过的人中,天资最高的。

而玉莲比傅玉衡更可怕之处,在于她不但清楚自己的天资,还从来不愿意浪费这种天赋,抓住机会便想方设法开发到了极致。

有时候徒南薰也暗暗惋惜:这怎么就是个姑娘,若她是个男儿,整个傅家的门楣怕是都要靠她支撑。

玉莲便笑道:“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能想着,比那些大家闺秀嫁得更好?”

徒南薰若有所指地说:“说不得,你生来就该比她们嫁得更好。”

玉莲闻言,若有所思,却并没有多问什么,而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谈这些都还早,我这里倒是有一件眉眼前的事,想请嫂子帮忙。”

“什么事,说来听听。”

徒南薰并不觉得,自己这心里有成算的小姑子,会说出什么让她为难的事。

玉莲道:“我想向嫂子借些本钱,自己开一个卖香料的铺子。”

徒南薰一怔,一块青团咬在嘴里,竟是连咀嚼都忘了。

索性玉莲也不着急,等她回过神来把糕点咽下了,问道:“你怎么突然想起开铺子了?”

“也不是突然想起来的,其实我心里早就有这想法。”

玉莲剥了一颗松仁,放到手边,“咱们家里娘和婶子们有自己的事要做,嫂子也有自己的事业,我看在眼里,哪有不心热的?

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做什么好。观察了这么些时日,又比量了自身,才觉得做香料生意不错。

我有许多闺阁中的朋友,没有一个不爱香料的。就算是不喜欢自己调香的,日常起居用到的香片、香饼、香粉也不少。”

看来,这是做过市场调研的,并不是心血来潮。

见她着实有成算,徒南薰和傅玉衡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肯定。

徒南薰沉吟了片刻,说:“我还有一间陪嫁的铺子,原本和你哥哥商量,要卖酒水瓜果的。但最近这一年只顾忙别的事,那铺子就一直空着。

你若是真有心要做好,不如咱们两个合股。我出铺子,你出方子。至于本钱,咱俩一人出一半,我也可以先借给你。你意下如何?”

玉莲笑道:“嫂子肯带着我,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只要你不怕吃亏,我这里自然没有意见。”

徒南薰摆了摆手,“反正那铺子空着也是白放着,不如交给你去折腾。若是需要人手,尽管找你哥哥。”

玉莲起身谢了又谢,看看天色不早了,便不打扰哥嫂,告退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