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懂得不断拿北国的脸面和威严来说事儿。
最后苦的人是谁?
女皇陛下?北国子民?户部?
得了吧!
苦的还不是她尚芷雪呀!
这笔钱若户部拿不出来,众人肯定就会将目光都放到她的身上。
没办法呀,谁让她是北国第一个可以名正言顺经商
的人?谁让她当初为了经商,说出:“国家有需要,她必倾尽全力去帮”的蠢话?
不成!
此事儿,一定得想个法子才行。
就算不能阻挡往外掏钱,也该拉一个人下水,跟她一起扛!
就在尚芷雪机智想着如何降低损失时,原本跟她一样默默不语的宁王爷,居然站了出来,道:“母皇!依儿臣所见,水涧国既已是咱们的附属国。那么对于她们借银子的要求,咱们北国就一定得想办法满足。
一来,是体现了咱们北国大气儿。泱泱大国,几百万两的银子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二来,也是为了告诉天下人。与咱们北国交好,只有益处没有害处。以后,但凡这天下的局势有了什么改变,咱们北国都会是各国之首。不管是从礼仪还是国力,都能让人由心敬佩。”
兵部尚书是宁王爷那头的人,她们做出了什么决定,宁王爷自然得附和一二。
更何况,宁王爷可是娶了水涧国的三个皇子啊。
倘若这个时候还不站出来表态,以后又如何能够得到水涧国的肯定?
再说了,这几百万两都是用在修建城墙和养兵之上。
只要水涧国保住了自己的领土,从而增添她尚芷兰的势力。待她尚芷兰成功上位以后,那水涧国还不一样是她的囊中之物?
说到底,也不过就是先从别人的口袋拿银子,来为自己谋划前程罢了。
户部尚书可是一个极其有脾气儿的人,素来爱恨分明。
她对宁王爷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作风,极其厌恶。
于是,不免冷着脸道:“自从咱们北国立下皇太女以后,宁王爷便彻底闲了下来。不知晓咱们现在国库的存余,说起话干起事儿来财大气粗,微臣也怪不得您。
只是,咱们北国强虽强,一应的开支也不小。您若说借个几十万两当人情,那也便罢了。
毕竟水涧国与北国,到底是签订了契约的。但几百万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怎能说借就借?莫不说借出去以后能不能要得回来,就光谈谈这笔银子从何而来,就已经够让大伙儿头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