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跟尚芷雪玩得久了,好的东西没学到,现代话语却一学一个准:“院子不大,就是个一进院。位置嘛,就在吴越街街尾。离你的‘恭喜发财’不远,也就是走上四条街而已。
吴越街的院子都小,大多是一进院、两进院。街头那边最大的院子,也不过就是三进院而已。
不过你别瞧着那头的院子小,但住在吴越街的人,大多都是风雅人士。她们不好奢靡,不好热闹。
所以整条吴越街,从街头到街尾,都十分安静。吴越街里头的院子,也都极其干净雅致。”
说罢,又道:“而且这吴越街啊,离咱们的钱王街虽然不远。但与钱王街的繁荣和热闹比起来,那头便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每个人只要踏入吴越街,连说话的声音儿都会不自觉放低。大街上摆小摊卖字画的人,也都个个安分守己。”
说话间,二人已经来到了吴越街街头。
这里果真如贾玲说的一般,极其安静。
明明这吴越街距离方才的石井街口只有几米的距离,可这几米,却硬是分出了一个天与一个地来。
吴越街里没有商铺,有的只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小院。
每座小院的名字儿,都起得极其让人舒服。
什么忘月居啊,欢乐谷啊,安逸阁啊。
跟那些张府、秦府、刘府比起来,倒让人眼前一亮。
一条街算不得宽,但很长。
一路走来,尚芷雪看见了不少充满了书生气息的姑娘或公子,正摆着小摊。
要么,卖些字画。要么卖些文房四宝和扇坠。要么,则替人写信。
每一个小摊,都有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这些人只安静坐着,并不高声叫卖。
若遇到有人来买,她们便小声儿报出价钱。若没人来卖,就垂头看书。
偶尔有人往她们摊子前走过,她们也不揽客。甚至,连一个挽留的眼神都没有。
自古以来,读书之人都是自诩清高的。纵使生活过得窘迫,但也绝不愿意沾惹世俗。
如今看来,果然不假。
…
贾玲带尚芷雪来看的,是一座不大,但也算不得小的一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