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据锦衣南卫的情报,吴军不但增兵,而且开始有了动静,很可能要再度向柴桑发动进攻。
根据细作情报称,吴人不但增加了五千兵马,还顺道从从后方运来了大量的火油硝石等易燃之物,种种迹象表明,孙策很明显是想发动一场火攻。
“孙策这是想用火攻烧我铁锁之阵,这个办法不错,必定是庞统那凤雏的计谋。”陶商赞赏的同时,剑眉也跟着微微一皱,显示出几分忌惮。
这时,身边的张良,却不以为然一笑,“水战实施火攻,乃是再正常不过,大王莫忧,良有一策,保管叫吴军的火攻之计失去用处。”
“子房有何妙计?”听得张良有计,陶商精神一振,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张良便移马近前,凑近陶商的耳边,缓缓的将自己计策说与了他听。
听罢他的计策,陶商鹰目中,闪过一丝诡色,冷笑道:“子房此计不错,深得随机应变之妙啊,很好,就这么办吧。”
陶商当即安排下去,令马援早做准备,按照张良的计策去做。
陶商前脚刚刚才交待下去应对之策,紧接着,锦衣南卫又一道紧急情报,却让陶商精神紧绷起来。
次日,下游传回消息,沉寂了数日的吴国水军,再次离营出发,向着柴桑所在,浩浩荡荡的杀来。
吴军这一次的进攻,已与前番的单纯进攻铁锁阵大不相同。
此次,孙策不再纯以水军进攻,而是由水路独进,变为了水陆并进。
水面上,孙策任命太史慈为主将,率贺齐、潘璋二将,率两万水军,继续溯江西进,再次向马援和甘宁所守的铁锁横江之阵进攻。
而在陆上,孙策却自统三万五千余步军,以周泰、陈武、朱桓为将,于柴桑东面登陆,沿着江岸,向柴桑城推进而来。
此次,孙策是尽起大军,近六万的水军大军,齐头并进,向柴桑杀来。
而陶商方面,因为主力步兵无法赶到,陶商实际可动用的兵力,不过两万余人。
其中,居于软肋的就是水军,陶商只有不到七千水军,以守备铁锁横江之阵。
反倒是陆上,孙策虽有三万多人,陶商却有一万铁骑,还不太忌惮。
不过江南之地,不比北方,陶商虽有骑兵,但这里的地形丘陵密布,并不适于骑兵的展开,所以他骑兵的优势,也要打一个折扣。
总而言之,这一战,陶商处于被动一方。
柴桑城,临时行宫,正殿之上,一片肃杀安静,诸将的脸上,都流转着几分忌惮。
吴军此番来势汹汹,陈武、周泰等吴国诸将,皆为吴国一等一的猛将,亲自登陆的孙策,本身也是一员武力超绝的大将。
陆上便罢,关键是水上,两万吴国水军,兵力占了绝对优势,且有了前车之鉴,魏军再想以破军营,杀敌军一个措手不及,显然已不太可能。
可以说,吴国此次是有备而来,挟着必胜的信心,战力之强,远超上一次的对战。
大殿中,诸将的眉头,正在暗暗凝起。
似项羽、后羿、养由基等大将,哪一个骁勇善战之将,陆上交锋,他们自不会惧怕吴人。
只是在柴桑这等大江边上,在敌人占据着水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不免就让他们心里有些没底了。
“大王,吴军来势凶猛,又占有优势,此战只怕不能硬碰硬了,末将以为,当实施坚壁清野之计,据守不战,待我主力步军疫情结束,赶来会合后,再做反击。”这个时候,纵然是霸王项羽,也稍稍有些忌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