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江湖
“江湖”那是一个对很多人来说都显得虚无缥缈的名词,即使身在其中的人亦感如此。
最初的江湖是“武人”的世界,同时容纳着“武林”与“绿林”两个不同价值观和生存方式的集体。
不管是心怀侠义的武林高手,还是号称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都习惯用“以武犯禁”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练就一身本事不易,练就一腔能豁出去的胆识更不易。
可最不易的还是在乱世中能活下去。
1927年中央国术馆成立,那已经是传统江湖价值观最后的具象体现。
在那之后的很多年,整个中华彻底乱了,“江湖”必然也要跟着乱。
不管是胸怀侠义的武林人,还是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先要琢磨的就是怎么活下去。
“江湖人”不得不变的更现实。
有那一身本事和胆识做资本,其实已经比普通老百姓更容易活下去,这本身就已经很幸运。
可要活的更体面些,不管是走武林路子的,还是趟绿林道的,面对那时正在蜕变的“江湖”都要面临选择。
身怀绝技,胸怀天下的选择了戎马。
从此走上了一条远离“江湖”的峥嵘之路。
身怀绝技,职守武人本分的开起了武馆。
凭本事收徒赚钱也不算掉价,他们重新组织了自己的“江湖”。